校園活動報導
-
請你跟我這樣做 注意腳步移動
2021-09-2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76 次教學活動清海國中拳擊隊晨間訓練活動,林威學教練將「請你跟我這樣做」遊戲融入繩梯訓練中,訓練重點著重於「準備」、「控制」及「速度」,要求學員跟著前手的動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除了訓練全身動作協調之外,也透過腳步訓練強化敏捷性和反應力。 隨著音樂節奏,學員們腳掌著地維持身體重心,每一步落在繩梯的方格之內,更要求動作必須輕快、迅速和彈性。通過暖身小遊戲訓練手眼協調、腳步位移和反應能力,教練在旁不時提醒學員們動作確實到位,並維持移動穩定度及速度。 在東京奧運奪得拳擊女子51公斤級銅牌的黃筱雯國手曾說道,就是防守訓練可以讓我在奧運場上奪牌。林教練指出,不想成為拳擊台上的活沙包,就得保持身形的靈活移動。希望每位學員們體會移動速度不是單向,而是多方向。
-
福陽同幼綠山永續
2021-09-22 豐原區 福陽國小 新聞聯絡人 報導點閱數:443 次教學活動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說「告訴我,我會忘記;教導我,我或許會記得;讓我參與,我便能學到。」 這個學年度同幼社的課程,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孩子到學校的後山---綠山,向大自然學習,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與社區發展協會的講師群們一起進行了多樣跟環境與經濟有關的課程。 上午先對環境的植物做簡單的介紹,中午孩子們自己擀薑黃麵糰為中餐做準備,下午從DIY架設捕蟲陷阱,去比較生活中現成的材料與天然環保材料之間的優缺點。 先將艱難的理論與知識放一邊,從各項教學活動之中讓孩子去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與大自然。 #SDGs4_優質教育 #SDGs11_永續發展的市鎮規劃 #SDGs15_保育與維設生態領地 #SDGs12_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
食農教育種植前整地作業確實好辛苦
2021-09-22 清水區 清海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539 次教學活動為提升學生食安觀念,養成珍惜食物的習慣,清海國中學務處吳志城組長排定食農體驗課程,由導師帶領各班每週利用一天早修時間進行,9月22日進行開訓典禮,邀請地方農業達人趙文賢先生擔任講師,引領學生瞭解社區農業文化,並親身體驗農作的辛勞。 隨後,在趙先生講解工具使用和注意事項後,學生下場進行整地體驗,在他悉心指導之下,進行撿拾石頭雜物、除草、翻土、耕犁、碎土、耙平、作畦。30分鐘下來大家都已汗流浹背,羅子棠同學一邊擦汗直呼:好累!好辛苦!在整地過程中,學生不但透過翻土親近土壤,更發現以往都沒有注意到的生物,未來隨著季節還要種植不同的作物,應該更能體會到四季變化之下「生產、生態、生活」的轉變。 楊照培主任指出,本學期配合三好校園及食農教育推廣,活化校園空間使用,將南側圍牆邊空地開闢為清海休閒農場菜園,計劃配合時令於菜圃中種植九層塔、辣椒、南瓜、地瓜葉、空心菜、小白菜...等蔬菜,週邊栽種芭樂、香蕉、檸檬、木瓜、無花果、酪梨、芒果...等果樹,並規劃於學期末,將學生栽種農作物製成點心或加工品,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精神;透過實作課程讓學生體驗耕種和收成的樂趣,同時建立環境永續發展的價值。
-
數科班「魔法學校」開課囉!
2021-09-22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463 次教學活動〖透過iPad不同攝影功能的操作編輯,感受數位藝術創作的神奇魔力!〗 數科班203的孩子們一年級時認識了相機帶來的生活便利性,記錄下生活中「美」的一刻,讓自己從被拍攝者變成創作者。 到了二年級,孩子們來到了魔法學校,老師在第一階段教導學生如何把時間變慢:利用平板中慢動作攝影以240fps記錄下一瞬間的時刻,透過平板慢動作的回放,將現實的1秒變成6秒,孩子們意外發現自己在跳躍、旋轉與翻跟斗時,會有著不一樣的姿態。 第二關的進階課程則是練習把時間完全停下來:利用相機中的高速快門,讓原本的高速動作可以瞬間停在某一刻,並利用原況照片功能,強化在按下快門那一刻的紀錄,讓魔法練習生們更快學得魔法,將夥伴暫停在空中。 針對不同情況所使用的相機功能,讓孩子們發現數位藝術創作很簡單,至於這些練習生在第三關「時間復原」中能不能順利過關呢?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無圖片
開學相見歡
2021-09-17 西區 中正國小 吳昭慧、張羽辰 報導點閱數:382 次教學活動開學第1週,孩子們升上花鹿班囉!看到許久不見的同學和老師們,大家都好開心。這一週我們認識了校園、六個班級、以及自己重新選擇和朋友一起用餐的桌子,也將教室的桌椅在整理刷洗過。希望接下來會越來越進步! 另外,為落實防疫觀念,向孩子們介紹了桌子上的用餐隔板的用途,除了固定用餐位子,也宣導拿下口罩時,飲水和用餐不說話。另外落實用餐前、上廁所後、玩玩具後洗手消毒,藉由確實的洗手步驟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
防疫不馬虎,身高體重視力要留意
2021-09-17 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陳品貝 報導點閱數:456 次教學活動小學生成長階段很明顯,有時候一個學期可以長高3-4公分,是最容易看到孩子身高和體重變化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每學期開學後不久健康中心就會進行身高體重視力檢查的原因。 今年因為防疫影響,孩子們在五月中停課在家線上學習,學期結束又接著暑假。將近三個多月的防疫宅在家,讓護士阿姨在測量小朋友身高體重視力時感覺實在有點衝擊不小……一些小男生,肚子明顯突了出來;小女生身體抽高的幅度也沒有自己之前每學期的高;而檢查視力時,即使低年級孩子視力都在正常範圍內,但達到1.2視標的學生也感覺少了些。 中秋節連假過後,家長可以收到自己孩子的身高體重視力檢查通知單,也知道孩子在疫情下配合防疫措施對他生長所造成的影響。疫情不可能近期消失,防疫措施也要繼續執行,當中秋節來臨時,記得提醒自己和孩子,月餅吃一份即可,烤肉也要酌量,秋高氣爽帶孩子到戶外空曠處活動,在孩子成長中配合疫情防疫並兼顧健康,過一個疫情下我們給孩子的健康中秋節。
-
在書的世界裡盡情~~
2021-09-17 東勢區 東新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07 次教學活動東新國小九月份閱讀主題活動~<在書的世界裡盡情 “抓寶”> 你知道寶可夢在各個區域都有限定版嗎? 亞洲地區的限定版—大蔥鴨 紐澳地區的限定版—袋獸 北美洲地區的限定版—肯泰羅 歐洲地區限定版 – 魔牆人偶 這些區域的風俗民情是什麼呢 而這些限定版的寶可夢又是為什麼會出現在這些區域 ? 是地形 是氣候 還是因為美食 ? 閱推老師運用寶可夢抓寶的概念,配合閱讀尋寶記~ 鼓勵孩子們 一起在書的世界裡抓寶! 探索每一個未知的國家 發掘不一樣的文化特色 還有那不為人知的祕密寶藏 讓人人都可以成為圖書館裡的抓寶大師喔~
-
光德國中特教入班宣導-「小耳症」
2021-09-17 烏日區 光德國中 廖佳紅老師 報導點閱數:420 次教學活動光德資源班成立19年來,今年首次有「小耳症」聽障生入學,於是刻不容緩的馬上著手安排入班宣導事宜,希望能讓同學們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用最合宜的態度一起相處與學習。 「小耳症」的主要成因是在於懷孕期間,胚胎期形成外耳時,外胚層的胚胎細胞產生病變,造成的後續影響。其發生率根據統計,亞洲地區小耳症的發生率為1 / 5000 ~ 1 / 6000。換言之,一年約有三十~四十位小耳症新生兒出生。而本校這位小耳症學生,主要影響範圍是耳朵的缺損,包括外耳缺陷,內耳耳道狹窄及缺少耳道。因此,僅單耳配戴助聽器,另一耳閉鎖無功能。 在宣導過程中,學生落落大方不畏懼的紮起馬尾,露出可愛的小耳朵;頭上戴著文青的髮箍,其主要功能是要能繫上助聽器,這也是其與外界取得溝通聯絡的主要管道。一整節宣導活動課中,同學們首先透過影片「傾琴記」瞭解「小耳症」這名詞及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困境;再透過報導得知小耳症的重建及照護重點;然後有成功的案例分享,小耳症僅是在聽覺部份形成障礙,但認知及其他各方面,其實都與一般生無異。最後,有獎徵答讓同學們再次複習同學的「優耳」是哪一邊?為何要戴著髮箍?該如何幫助同學?哇!同儕們熱烈的回應了很多很棒的答案,如:要站在左邊而且慢慢跟她說話,比較清楚;如果老師的問話,她沒回答,就要提醒老師,可能是助聽器沒電了,要換電池;在下課時跟她確認老師的作業指令……等,同學們真的太厲害了,很仔細聽又能舉一反三地想出更多的好答案,入班宣導大成功,YA!!! 希望透過這次的活動,能讓個案本身及週遭的同學都瞭解:「不一樣,又怎樣」,經由科技輔具的協助及友善關懷的環境,「不一樣,都一樣」,這才是共融和諧的正向學習場域。光德好棒,同學好樣~~~讚!
-
英語學習 自主學習快樂多
2021-09-17 東區 大智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415 次教學活動又來到了第二大節下課時間,這是小朋友們最期待的時光,因為今天有Raz kids 英語閱讀抽獎活動,隨著抽獎活動的進行,聚攏的小朋友越來越多,大家都渴望著自己就是下一位幸運得主。教務主任勉勵小朋友多多閱讀累積英語力,閱讀理解、聽力就會越來越好。教務處也會持續進行抽獎活動,鼓勵小朋友們持續閱讀,感謝鄭校長大力支持英語教學,鼓勵老師進行活化教學、將素養融入課程中,讓孩子對課程更有興趣,更要感謝家長會贊助經費讓英語教學活動推行順利、成功。
-
羽球達人在北屯—課後社團-3
2021-09-16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76 次教學活動「我們都是羽球小達人..」北屯國小開辦課後社團班班爆滿,羽球社就是其中之一。羽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揮擊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運動。小朋友在教練的指導下,除提升技巧外,更磨練心志,遇到挫折不氣餒,培養運動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