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仁愛有個〈路伊絲〉‧實在有意思!
2022-11-1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327 次教學活動感謝英語外師: 路伊絲老師,生動活潑的教學觀摩,師生互動100分,讓參與者收穫滿滿。 與路伊絲結緣在403專科教室,聽說她是來自菲律賓的英語外師,因為共用專科教室的關係,讓我與她有「眉宇傳情」的機會, 雞同鴨講的溝通很有意思,我不善於說英語,她不會說國語,比手畫腳就是我們最好的肢體語言溝通方式。實在有意思。 今天她有教學觀摩活動,我自然而然地去給她加油打氣,一方面也擔心彩虹班學生會影響干擾她的教學活動,雖然她是非常害羞又膽小的外師,沒想到在課堂上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真的是具有專業與熱誠的好老師。自從她加入仁愛英語教師陣容後,學校的英語教學與活動如虎添翼,實在有意思。 這次的課程內容主要是玩「支援前線」與「物歸原主」。先讓各組學生依老師的需求,收集各項物品,數量及品名都要對才給分,然後從百寶箱裡抽出不同物品,讓各組尋找物品的主人,看似簡單的活動,在全程英文溝通教學情境下可就不容易了,最後的綜合歸納活動帶動學生另一波參與高潮,在多樣化教學活動中,進行小組互動、競賽遊戲的趣味化學習,學生從畏懼英文進而嘗試喜歡英文,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謝謝路伊絲讓我深覺英語是重要溝通工具,國際語言,希望她可以在仁愛一直和我眉宇傳情、比手畫腳、雞同鴨講下去,實在太有意思了,感恩!
-
科學魔術秀到大明
2022-11-17 大雅區 大明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65 次教學活動科學魔術秀到大明 財團法人金沙文教基金會贊助大明國小科學魔術秀、科學教育宅配通活動,學生們笑語不斷,生動有趣的演出帶著孩子們由觀察實驗到結論學習探索生活中的現象,表演活動有古典魔術、多啦A夢空氣砲、精彩演出笑聲驚呼迴盪活動中心。 感謝 ❤️林懿偉老師、康乃星老師、協助團隊人員,引導我們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也給我們滿滿的歡樂.台上台下精彩互動歡笑連連。
-
兩個多月的飛速成長-fourth grade
2022-11-1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李宛儒/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292 次教學活動一開始學生對書插是什麼、書插怎麼使用完全沒有概念,從一開始,對於我出的題目,ex.主角、配角、個性、興趣…..這些名詞定義都無法理解,從一開始只要我一引導、提出問題,學生對所有的人事物無感、無所謂,要不就是答非所問,從一開始的回答,都是疊字後就嘎然而止,總是老師什麼是ooo聲此起彼落,總是要排除一些我以為他們已學會的困難。 慢慢慢慢…… 10週裡,花了點時間培養默契,花了點時間做圖書資訊利用教育,這10週我看見他們的成長,終於一點一滴拉拔成我希望的模樣,但還是保有一點點他們自己的獨特性。 從一個圓出發,全班一起討論、分析食物的味道,想像食物的色香味要如何用文字來呈現,將老師喜愛的料理拆成五感去認識、描繪,因為貼近生活很有共鳴。(我沒有想到一個圖形、幾條線拉近了我與孩子的距離,這是另外的故事了) 從一個遊戲出發,請學生選擇一樣喜愛的食物,結合曾經品嚐過的生活經驗,當去除掉食物名稱,會怎麼敘述,最後讓班上同學一起猜猜看(他們也猜了老師喜愛的點心,有黃有紫也太好猜😛) 本次課程發展於書展之前,除了本身課程需要要求更精緻更深刻的書寫外,搭配文字的圖像也好可愛好生動。(這部分沒特別要求,學生自發性加入) 終於…..有了靈魂,我好愛好愛這些學生,他們永遠都會有讓人驚艷的時候。 雖然說吃飯皇帝大,滿足口腹的幸福感之外,我看重的是包覆在料理之下最深層的情感,透過吃將人與人牽在一起才是我想傳遞給學生的,迷人的餐桌溫度未完,待續……… *感謝圖推宛儒老師用心規劃與推動圖書館主題系列活動...等
-
~ 閱讀幕後推手 ~
2022-11-17 潭子區 潭陽國小 李宛儒/任廷芬 報導點閱數:310 次教學活動雖然自己是個會把廚房給炸掉,做出暗黑料理的殺手,但大概是自己太愛吃美食、愛看做料理的影片,所以老早就盤算著要做跟吃有關的主題。 從10月開始物色推薦書單,因為要分低中高低難易度,也想做出各個面向(野心太大的結果),橫跨各領域,在地、食農、自然、文化、烹飪、健康,當然還有語文,綜貫各國料理、台灣味、均衡飲食,連slogan都特別設計過。 每一本親自閱讀過、挑選分類、製作學習單、設計闖關活動,除了想當讓孩子愛上圖書館的魚鉤外,很希望孩子透過埋在活動裡面閱讀策略的種子,不知不覺學會這些技巧,包含從書的封面做預測、推論,從文章抓重點、拆解成食譜步驟,結合生活經驗、五感體驗來產生食物與人的連結,這個記憶點可能是難以忘懷的獨特美味、可能是一起做料理的過程,也可能是用餐時的情感交流所畫下的回憶。 這些都是閱推教師每年都在默默耕耘的事,我沒有很偉大,我只是利用很零散很破碎的時間,一本一本堆砌起來,我自己自稱我是個策展人,除了把書展示出來之外,佈置場景,希望讓孩子多一些沈浸式體驗,最受歡迎的就是家家酒區,還好我有黃金三角策展團隊,由豌豆老師領銜,帶著我的愛將-柚子和抹茶冰淇淋🍵🍦(硬要加入口味,因為我們講好都要是綠色的食物),而且我們的食物綽號都和自己的名字有呼應喔! #記錄下他們幫忙的身影印了張拍立得送給我的愛將當紀念❤️ #真心謝謝有團隊一起打拼努力下產出的成果 #感謝圖推宛儒老師用心規畫推動閱讀教育活動
-
春安111,閱讀第一!閱讀小學士頒獎
2022-11-16 南屯區 春安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58 次教學活動【1111114閱讀頒獎】 恭喜閱讀認證晉級及榮獲閱讀小學士及小碩士的同學們。 本學期發現,一年級和二年級小可愛非常愛閱讀,今天領獎的都是低年級喔!真是太棒了,繼續加油!!
-
用心觀察小心實作 創作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2022-11-16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308 次教學活動為宣揚生活美學觀念,引導學生體驗「拓片」傳統技藝,林奕妏組長規劃相關課程。她在課程開始前首先介紹拓片這個技法,即用染料將器物或碑石表面上的文字和圖案複製到紙張的技藝,通常染料多採用墨汁,現代普遍以鉛筆為替代工具,紙張則選擇高吸水性柔軟的宣紙和縑紙,隨手就可完成一幅滿意的作品。 林組長引導學生以生活週遭容易取得的樹葉或帶有紋路的平面物品作為材料,先將紙覆蓋在欲拓印文字和圖案的平面上,傾斜鉛筆筆尖輕輕塗畫,很容易就能將圖案複製到紙上。在她示範教學後,隨即請學生動手實作,享受手作樂趣,體驗紋路之美。 她總結課程時指出,隨時隨地用心觀察和感受,就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大家也可以搭配各種顏料進行拓印,製作卡片或明信片,送給外地的朋友;激發自己對於色彩運用的想像力,加工製作成各種平面創作或裝飾生活用品,提升生活美學素養。
-
作人不可太機車,生涯大可選機車!
2022-11-15 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報導點閱數:388 次教學活動作人不可太機車,生涯大可選機車! 新光國中動力機械群生涯試探課程 我們沒有機械群的課程,但我們有興趣的孩子,搬到同德高中來體驗。 新光的技藝課程只有食品、電機電子、商管與設計群,如果生涯選擇不是以上四類的孩子,那該怎麼辦?輔導室有規劃各種生涯工作坊來補足。 機車與汽車的課程,在技術型高中裡,屬於動力機械群的類別,這是新光孩子比較不熟悉的類別,因此在報名時,各班都很踴躍,把握僅有的名額,在看似陽剛的刻板印象中,也有兩位新光女孩來參加這樣的生涯試探課程,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汽車機車產業中,女性從業人員十分受歡迎,因為工程師大多數是男性,但是車輛駕駛人的比例,男女比例卻相仿,這就可以看出女性汽車機車修護工程師,將會是多麼受歡迎。 在今日的機車修護的體驗中,新光的孩子體驗的更換機油,拆胎、補胎的作業,老師三兩下就輕輕鬆鬆拆卸下來的輪胎,新光體驗的孩子,可要兩人三手,七嘴八舌的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任務,印證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都需要扎實的技能。 出門前早就提醒新光的孩子,今日是體驗工作坊,不是出門玩耍,從哪邊可以看出,新光的孩子體驗得有多用力?實作練習多認真?從回程的交通車上睡倒一片就可以知道。 返程後,我採訪其中一位阿塘,「修護機車很累吧!今天?」阿塘說「哪有工作是不累的?」我又問「修護場都沒有冷氣喔!體驗應該很熱喔!」阿塘說「有電風扇可以吹,這已經是不錯的環境了。」沒有抱怨的回應,稍微早熟的想法,讓我感受到願意參加體驗課程的新光孩子,都是很棒的孩子。 感謝輔導室佳璿組長帶領著這30位新光「最機車的孩子」,作人千萬不要太機車,生涯大可選機車,歡迎選擇動機機械群!
-
創意,無所不在!
2022-11-15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271 次教學活動〖創意就在生活裡!等著孩子們去體驗、去發現。〗 數位科學班二、三年級半日戶外教學,這次來到將「紙」的創意無限延伸的大坑紙箱王。園區裡到處都是手法精湛的紙品創作,囊括了生活中的各種創意巧思。帶領參觀的老師先為孩子們進行紙的材質介紹,說明各種紙的特性,大家都非常專注聆聽喔! 接下來是每個人最期待的手作DIY時間,孩子們慢慢地將手邊的紙模型一一拆下,小心的組裝每一個紙機構,二年級孩子們完成了一座七彩繽紛的房子,三年級的孩子則是摺出一座荷蘭風車。原來只要透過巧思,就能創造出紙的各種可能。 園區裡的特色紙建築--比薩鐵塔、荷蘭風車…等等,還有好玩的遊樂設施-松鼠溜滑梯,也留下了大家一起拍照打卡、盡情嬉遊的歡樂足跡。孩子們度過了美好的半日遊,也進行了一場創意無所不在的學習見證。
-
大甲區文昌國小課後社團「MLS兒童手作科學社」介紹
2022-11-15 大甲區 文昌國小 訓育組 報導點閱數:2855 次教學活動文昌國小課後社團「MLS兒童手作科學社」指導老師為李筱文老師。 李老師對於物理化學等科學有深入研究,擅長將科學知識與國小自然課融合,利用實驗讓學生輕鬆理解生活科學原理,更透過親手做實驗培養小朋友手眼協調的能力,進而喜愛科學。 每週社團活動課都會有不同的科學實驗讓學生動手做,看看這些有趣的照片,有沒有感受到小朋友玩科學,樂在其中的感覺呢?
-
發揮創意巧思 實現獨居蜂「居住正義」
2022-11-15 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66 次教學活動學務處推展環境教育自11月14日起辦理「獨居蜂」特展,在學務處前走廊設置展示看板,供學生學習和觀察,林奕妏組長利用朝會時間上台說明,希望能喚醒學生對於自然環境的關心和愛護。 林組長指出,顛覆大家對於蜜蜂的刻版印象,以為蜂類都是群居動物,其實全世界有將近九成的蜂類都是「獨居」不產蜜的,因為它們的特殊習性,學界將其命名為「獨居蜂」,同樣擔負植物授粉者的重要角色。 接著,她介紹獨居蜂繁殖方式,喜將卵產在斷木或竹管的孔洞中,並細心準備食物擺進洞內,最後把洞穴封好後,才會飛離。卵孵化成蟲,便取食母蜂準備好的食物,獨自長大成蜂。但這些獨居蜂幼蟲所居住的斷木或竹管,通常是人們認定的自然廢棄物,很快就會被清除,導致獨居蜂的繁殖空間逐漸減少。 她利用竹管設計獨居蜂巢穴,配合生態解說介紹,希望同學利用下課時間前往參觀學習,並能投身保育行列。利用斷木、土塊或竹子等自然材料,在自家陽台或花園,發揮創意巧思幫忙獨居蜂設計育嬰室,還給獨居蜂繁殖空間,實現「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