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4月英語日
2023-04-12 東勢區 東勢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61 次教學活動復活節對基督教來說最古老且最有意義的節日之一,因為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在第三天復活的日子。世界各地的基督徒為了慶祝耶穌基督的復活,每年都會舉行慶祝。 快要接近復活節的時候,世界各地都會舉辦復活節活動,今年東勢國小也有舉辦復活節活動喔!由Teacher Sidney、Teacher Sophia以及教務處團隊帶領一年級的小寶貝們一起同樂。 今年Teacher Sidney和Teacher Sophia藉由疊疊樂的遊戲,加深一年級寶貝們復活節的單字!遊戲過程中緊張又刺激,大家都玩了不亦樂乎! 教務處還特地為每一位一年級的師生準備了一隻可愛的兔子鉛筆喔! 英語小教室 母雞 hen 小雞 chick 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 復活節兔 Easter bunny
-
我是北屯好兒童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84 次教學活動品格是一切的根基,也是教養最重要的一環。但品格不該只是課本上的教條,而必須從日常生活中慢慢養成,因此,學務處規劃了「我是北屯好兒童」活動,讓孩子個人正向的生活習慣出發,養成身體力行的習慣,了解品格落實在生活中的意義。
-
鼓勵的掌聲 教師公開課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45 次教學活動本校為教育部適性學習標竿學校,經常有各地貴賓到校觀摩,此次二位教師舉行「適性學習」課程公開課,教學用心活潑,深受教育部肯定,由校長轉頒獎勵讚許教師表現!新課綱總綱規定: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
-
食農教育上「桌」嘍!-2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436 次教學活動為了讓食農教育向下扎根,農糧署推出「豆智豆勇」國產大豆桌遊,介紹國產大豆、黑豆的品種與特色,以及各項豆製加工品從產地到餐桌的生產過程。北屯國小各教學領域如火如荼推動「食農教育」,今天登場的是「豆智豆勇」桌遊課程,由午祕及營養師向農糧署申請的多元教育。讓學生了解:食農教育除了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不只有好吃的食材更有好玩的遊戲!
-
食農教育上「桌」嘍!-1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學務處 報導點閱數:265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各教學領域如火如荼推動「食農教育」,今天登場的是「豆智豆勇」桌遊課程,由午祕及營養師向農糧署申請的多元教育。讓學生了解:食農教育除了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不只有好吃的食材更有好玩的遊戲!
-
-愛護地球一起來 減塑達人就是我-2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47 次教學活動擺脫「對塑膠上癮」的社會風氣,我們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每個人從源頭減塑做起。北屯國小宣導「愛護地球」不遺餘力,重視環保問題就從減塑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以畫代話,用活潑童稚的畫面,宣導減塑減塑再減塑,我們一起來欣賞:1.永遠記得攜帶可重複使用的袋子 · 2. 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 · 3. 攜帶自己的杯子 · 4. 將您的餐點裝進可重複使用的容器裡 · 5. 向一次性的塑膠吸管與餐具說不。
-
愛護地球一起來 減塑達人就是我-1
2023-04-12 北屯區 北屯國小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241 次教學活動北屯國小宣導「愛護地球」不遺餘力,重視環保問題就從減塑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以畫代話,用活潑童稚的畫面,宣導減塑減塑再減塑,我們一起來欣賞:1.永遠記得攜帶可重複使用的袋子 · 2. 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 · 3. 攜帶自己的杯子 · 4. 將您的餐點裝進可重複使用的容器裡 · 5. 向一次性的塑膠吸管與餐具說不。
-
釀一缸屬於自己的梅子滋味
2023-04-11 后里區 后里國中 教務處 報導點閱數:366 次教學活動每年3、4月正值青梅的盛產期,尤其清明節前產的梅子,熟度約為六到七分熟,最適合拿來醃製。過去家家戶戶總會醃製一缸梅子,當產品熟成開罈分享時,吃在嘴裡那股酸甜滋味成了大家兒時最難忘的幸福回憶。 今年前庭梅花盛開,隨著春陽逐漸和煦,慢慢結出纍纍的果實。本土語言邱詩媚老師即以梅子為素材,規劃「喜上梅梢」主題,指導學生學習醃製脆梅活動,讓學生動手實作,並透過紀錄和觀察,瞭解先民的智慧。 她上課時先行分組,使用閩南語指導各組學生將梅子先行清洗及去蒂處理,而後使用粗鹽搓揉梅子殺菁,待果肉軟化後,即進行敲裂,再裝入罐中。各組同學依照分工動手實作,長時間搓揉果實時均大喊吃不消,七手八腳地一陣忙亂後,都能勉力完成作品。 看到大家都做得盡興,場面熱鬧滾滾,她貼心地將期程寫在黑板上,請學生依照步驟施作。將梅罐半成品加滿飲用水,等待明天上學將水倒掉,而後加鹽浸泡一整天,再將水倒掉,再反覆以砂糖水浸泡,即製成脆梅。 在課程結束前,她特別叮囑學生成品要送冰箱冷藏,待下次上課時再拿出來分享,各組也要推派代表上台報告心得,讓大家瞭解屬於你自己心中梅子的滋味。邱老師創新活潑教學設計,希望透過做中學,讓學生自然地運用,體驗本土語言之美。
-
發揚傳統藝術,鼓動響徹光復
2023-04-11 霧峰區 光復國中小 國小部教務處 林育萱 報導點閱數:277 次教學活動光復國民中小學為發展學校特色,傳承在地民俗技藝,堅持傳統藝術的傳承,經歷學校重大變革-重建校地後,秉持學校傳統和根本溯源,多年來積極在課程中推動鼓藝課程,促進學生對傳統藝術及鄉土文化之認識與興趣,配合教育部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辦理「臺中市【越在地‧躍國際】傳統藝術教育活動」,爭取校外專業師資入駐,如今國小部在四年級的表演藝術課程以鼓藝學習奠定種子基礎,高年級的社團課程培養專業表演者,並於每年定期演出,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亮眼的表現讓人為之一亮。
-
環球視野班職人講座--國家太空中心
2023-04-10 潭子區 華盛頓國小 媒體事務組 報導點閱數:324 次教學活動〖看見台灣的驕傲:透過講座和DIY模型,認識國家太空計畫。〗 環視班高年級「產業與職人講座」,這次邀請了國家太空中心(Taiwan Space Agency)衛星操控組--陳朝焱博士,到校為孩子講解目前台灣的太空計畫。 陳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太空產業的發展現況,除了認識發展國家太空計畫所需的組織、技術和人力資源,同時也讓孩子們認識MIT衛星與其不同功能,例如:目前正在服役的福衛七號,以及即將在今年發射的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 課程的最後,陳博士帶領孩子製作福衛七號模型,透過DIY的過程一一講解不同部件的功能,再次加深孩子們對於台灣太空研發實力的了解,體現台灣太空產業發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