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報導
-
大手牽小手 快樂兒童節
2025-03-21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049 次教學活動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即將來到,而這個日子也讓孩子們充滿期待,不管年紀大小,大家都盼望當天會有什麼樣驚喜或禮物,來慶祝屬於他們的快樂節日。而在南屯幼兒園,除了每年都有連續三天的慶祝活動之外,也會在兒童節前夕請大班的孩子,步行前往姊妹校南屯托嬰中心拜訪,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分,致贈兒童節小禮物;而今年由山羌班師生擔任禮物大使這個任務。 而南屯幼兒園距離南屯托嬰中心的距離大約一公里,而平時山羌班孩子們都有鍛鍊好體力,所以來回兩公里的距離對於大家自是不成問題。因此在聽完行前安全宣導之後,山羌班一行人開始出發,一路上穿過人行道、茂密的樹叢步道,並且大家舉手快步通過近50公尺的主幹道斑馬,以及大大小小的路口、車道口,孩子們都能順利且快速的通過,展現了成熟又安全的行人能力。 到了南屯托嬰中心之後,熱情的主任與老師老遠就跟我們打招呼,而孩子們也看到弟弟、妹妹們也都非常興奮與開心。簡單的相見歡之後,由山羌班的孩子牽著托嬰中心的孩子們一起走向對面的公園。一路上孩子們會留意自己的速度,並且貼心呵護弟弟、妹妹們過馬路、上坡,最後來到了南屯托嬰中心在公園廣場精心佈置好的遊戲場,大家看到都又驚又喜。 活動一開始,由托嬰中心主任與老師為大家介紹關卡玩法。而全部關卡共有三關,每一關都是由山羌班孩子與托嬰中心弟妹合作,一通來闖關。第一關「踢瓶子」,兩人一組手牽手,交換踢著裝水的寶特瓶,踢到指定的框框才算過關;第二關「毛巾搬球」,兩人一起拿著大毛巾,上面放置兩個塑膠軟球,彼此要平衡小球避免掉出去,然後終點繞一圈再返回;第三關「搖搖樂」,兩個人一起抬起箱子,利用抖動將裡面的彩色瓶蓋從洞口搖出來。 完成了三關闖關之後,最後壓軸的是吹泡泡遊戲。而吹泡泡也不僅只有小的泡泡環,還有各種造型的泡泡槍、泡泡劍與多變的泡泡繩,每一種都可以創造不同大小與形狀的泡泡,這也讓孩子們興奮極了。大小孩子玩在一起,整個公園都是充滿著嘻笑與歡樂聲。活動結束後,南屯幼兒園也請孩子代表學校,致贈小禮物與感謝狀給托嬰中心,並且貼心地護送弟弟妹妹再返回托嬰中心,互道再見並約定下次還要一起玩後,愉快滿足地踏上返回學校的路途。 回到學校之後,孩子們也個個充沛有活力,對於今天與弟弟妹妹的互動經驗也格外開心與珍惜。幼生許勝閎說:「雖然小妹妹一直哭,但我有陪著他,最後他就有跟我一起玩,我覺得很開心。」幼生林伯叡說:「我覺得跟弟弟妹妹玩很好玩,我也會告訴他玩得時候要注意安全。」山羌班實習老師,同時也是服務於南屯托嬰中心的黃琪喻老師說:「今天上午,市立南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與老師來到我們的托嬰中心,與小朋友們一起玩闖關遊戲。大小朋友需共同合作完成挑戰,這樣的活動不僅增進了大小幼兒間的互動,提升社交能力與合作精神,也讓小小孩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學習模仿與參與,建立自信。今天真的是度過了充實又有意義的一天呢!」 山羌班陳靖玟老師說:「山羌班在兒童節前夕接到了一個任務,要到南屯托嬰中心與弟弟妹妹同樂,事前老師與孩子使用地圖規劃路線、準備驚喜小禮物、討論安全事項,希望山羌班的孩子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校。活動當天大家邊唱歌邊步行前往目的地,沿途經過路口時,老師引導孩子舉手過馬路,讓車輛可以注意到我們,經過住宅區時學習降低音量,尊重社區的居民,透過真實的情境學習交通安全規則與生活禮儀。到達目的地之後,山羌班的哥哥姐姐牽起弟弟妹妹的手步行到活動場地,大家興奮地聆聽著老師們的解說與示範,便開始進行活動,有踢瓶子、運送球、搖瓶蓋、吹泡泡,大家都玩得很盡興,過程中山羌班也學習調整自己的行動,練習溫柔且有耐心的陪伴弟弟妹妹完成遊戲,回程儘管大家都已經疲憊,但是代表學校出任務的感覺真是充滿成就感,好玩又有意義!」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年再度與南屯托嬰中心攜手合作兒童節活動,山羌班的哥哥姐姐們小心翼翼牽者弟妹雙手,並且都自動放慢速度等待弟弟妹妹步伐共同前往公園去遊玩,這次遊戲有分成三關,有運球挑戰、搖瓶蓋、踢瓶子遊戲,遊玩過程中,雖然天氣炎熱,但不減小朋友之間的熱情,哥哥姐姐都有遵守約定的陪伴弟弟妹妹,而且當有弟妹亂跑時,山羌班孩子會快速帶領弟妹到遊戲的闖關區,過程中有看見山羌班孩子的長大,長大到可以懂得照顧小小朋友了!未來也希望山羌班孩子持續發揮同學的愛,慢慢學習去善待周遭孩子們,讓社會成為友善的世界。」陳議濃園長說:「例年的兒童節前夕的送禮物任務,都是由大班孩子來擔任。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雖然是兒童,但還有更小的兒童在。兒童節的意義不僅是領禮物放假,如果可以將喜悅帶給小小孩,那將會是不同層次的學習與體驗。同時透過一起陪伴與遊戲,也讓孩子們學習到照顧年幼小孩的辛苦與細膩,這也是不一樣的心靈成長。」
-
忠孝華歌爾青春領航 聚焦學生健康與身體發展
2025-03-21 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1012 次教學活動2025年3月20日,台中市忠孝國小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華歌爾青春講座,針對五年級的男女學生進行健康與身體發展的教育。這場講座由知名健康教育專家胡玉珍老師主講,吸引了學校師生及部分家長的積極參與。 本次講座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五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即將步入青春期的男女生,了解身體發展的基本知識,並學會如何健康地面對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青春期是孩子們生理、情緒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變化可能會讓許多學生感到困惑或焦慮,因此,透過這場講座,學生們可以獲得正確的知識,幫助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變化。
-
我們在考古現場上社會課~山與海的相遇
2025-03-20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楊孏梨) 報導點閱數:989 次教學活動「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到清水區的牛罵頭文化園區,就是社會課本介紹的台灣史前文化,大家要認真觀察喔!」社會科楊主任跟五丙同學們宣布今天戶外教學和課程的關聯性。 教務處申請了由建國國小主辦的「台中市戶外教育遊學計畫」,這次的交通費及午餐費都由專案計畫出,全台僅有七個名額,竟然被教務處手刀搶票成功,五丙真是太幸運了!「歡迎岸裡國小的小朋友到建國國小,這是在我們學校興建校校舍的時候,挖到的史前文化遺址,這可不是校長自己說了算,我們還請考古專家幫我鑑定的!你們現在就站在生態遺址上,你可以好好的觀察和課本說的有甚麼不一樣!」這次的導覽員,竟然由建國國小黃朝恭校長親自擔任解說,校長說:「我們學校因為挖到這樣的考古遺址,雖然會導致校內工程延宕,但是呢,讓孩子們能站在考古的現場,親身體會社會課本的內容,這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首先聆聽蔡岳記老師介紹今天的遊學課程,「你們上到日治時期的時候,是不是有提到當時都推崇『神道教』,等一下會帶大家去看有清水神社之稱的舊址,有二百八十七階,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啊!」當同學們看到好像延伸到天際的神社階,每個都信心滿滿衝上好漢坡,到了中途,一個個無不哀嚎「到底到了沒啊~!!」中途老師還跟大家介紹了「震災紀念碑」,這是紀念在1935年關刀山地震造成清水地區罹難者330人,每年區公所都會在清明節進行紀念。 我們到牛罵頭文化園區,由牛罵頭協進會理事長吳長錕老師幫我們導覽,他說:「你知道你們『岸裡』國小和我們『牛罵頭』是很有淵源的嗎?」「在清朝的時候,用『以蕃制蕃』的政策,所以啊你們岸裡大社的巴宰族歸順了清朝,來打我們牛罵頭,然後你們就變成中部的大勢力了!不過這都是以前的故事了,你們可以查一下,甚麼是『以蕃制蕃』!」同學們在文化園區,看到史前人類使用的鐵器和陶罐,蔡和璋同學說「老師!這真的跟課本上的一模模一樣樣ㄟ!」 • 因為社會老師是清水人,今天帶學生回到娘家走讀歷史,老師特別開心,還請全班吃有名的大樹下阿婆粉圓,哇~謝謝老師!今天的遊學課程~成功!
-
岸裡國小提醒兒少性剝削防範
2025-03-19 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863 次教學活動岸裡國小輔導室於寒假前的休業式中,專任輔導教師向全校學生進行「兒少性剝削防範」安全宣導,提醒孩子們在寒假期間注意自身安全,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學生們解釋了何謂兒少性剝削,並提醒大家常見的危險手法,例如陌生人用禮物誘惑、在網路上假裝是朋友,或以假工作機會為名義接近兒童。教師強調:「如果有人要求你做不舒服的事,記得勇敢說『不』,遠離危險,並找信任的大人幫忙。」 此外,輔導教師教導學生記住「不、離、說、打、保」五字口訣,提醒大家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尋求幫助。最後,他鼓勵學生:「每個人都值得被保護,如果遇到問題,一定要勇敢求助。」 此次宣導活動讓學生們對自我保護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為即將到來的寒假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
-
兒少性剝削防制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宣導活動
2025-03-19 南屯區 惠文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975 次教學活動近年來,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普及,讓孩子們生活中的各方面都受到了網絡的影響。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兒童及青少年受到性剝削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匿名性和便利性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場所,以追蹤、騷擾和拐騙無辜的兒童。 兒少性剝削的案件通報次數逐年提升,其中又以性影像外流為大宗,今天輔導室邀請到警察局婦幼隊的白警官及歐老師,為六年級學生進行宣導課程,提升孩子們的警覺,並加強對網絡安全和性剝削的法治教育,提醒孩子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孩子們,請記住”五不四要” 五不:不違反意願、不聽從自拍、不倉促傳訊、不轉傳私照、不恥笑被害 四要:要告訴師長、要截圖存證、要記得報警、要檢舉對方
-
岸裡國小防震演練 提升應變能力
2025-03-19 神岡區 岸裡國小 學務處(教務處孏梨主任撰稿) 報導點閱數:969 次教學活動岸裡國小於2月25日舉行全校防震演練,全體師生依照標準程序,熟練完成「趴、掩、穩」動作,並在學務處老師的指揮下,有序進行疏散、集合及點名,展現高度的警覺性與應變能力。 學校表示,透過定期演練,學生能在災難發生時迅速做出正確反應,將防災知識內化為習慣,以確保自身安全。演練過程中,小朋友們冷靜應對,迅速反應,表現相當優異。 學校亦提醒學生,除了在校內進行防震演練,回家後也應與家人討論居家防災計畫,以提高整體防災意識,確保家庭成員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應對。
-
到電影院上課~岸裡國小的超人披風
2025-03-1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教務處(楊孏梨) 報導點閱數:964 次教學活動「校長!校長!!我們要去電影院上課喔!」五丙和四乙的小朋友們,開心的和校長分享到電影院觀賞公益影片《台灣超人》的興奮,校長說:「你們要好好的欣賞喔,回來要跟校長說你看到了甚麼!」 這次教務處申請由公益團體出資的「看見台灣超人」觀影活動,四年乙班和五年丙班徒步走到豐原in89,沿途岸裡國小的學生們都很遵守交通秩序,過馬路時都會聽從老師們的指揮,快步通過,這20分鐘的路程,也是很棒的交通安全課程實踐。 《台灣超人》紀錄片是曲全立導演,透過鏡頭記錄:身心障礙、特殊境遇家庭及弱勢相關領域的人;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故事中的主角都沒有放棄自己,勇敢的面對挑戰,老師們希望,孩子能透過觀賞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理解身心障礙者和特殊家庭的困境,給予這些《台灣超人》支持與鼓勵。 「我覺得台灣超人就是不放棄自己的人!」施萍智同學和主任分享她的觀影心得,「我看到有一位小朋友,他就算得了小兒痲痺,也很努力的練習游泳,我要向他的努力精神學習。」四年級的劉巧涵同學和老師分享說:「我覺得有一位老師,很用心認真地教唐氏症的小孩們吹陶笛,想到自己也要更認真地吹口琴才行啊!」更有小朋友和老師分享:「老師!你有沒有哭?!老師!你有沒有哭?!我覺得他們好了不起喔!我中間哭了好幾次!」 這堂電影院裡的生命教育課,陳郁芬老師說:「我希望孩子們透過這次的觀影體驗,好好的去想一想:『比起這些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更認真的過生活。』」在影片中,曲導演拋出過無數次的問題:「你覺得,超人的披風是什麼呢?」有的人回答說:「超人的披風,是自信!要相信自己!」有的人回答:「超人的披風,是堅持!對夢想堅持下去!」看完影片後,每個孩子也帶著這個問題回家和家人一起討論,「你覺得,你的超人披風是什麼呢?」 課室外的學習,這一堂生命教育課程我們到電影院去上課,謝謝曲導演不畏困難拍出這部好片;謝謝贊助商送我們包場,謝謝學校幫我們爭取秒殺的名額,謝謝老師們勇敢的帶班行軍到電影院....,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
擂好呀!客家文化!
2025-03-18 神岡區 岸裡國小 三年級導師、三甲廖堂安 報導點閱數:911 次教學活動在一個炎熱的下午,三年級學生一起在活動中心體驗這項有趣的傳統文化。活動是由翰林出版社派來一位具有親和力的大哥哥,我們都親切地叫他「翰林哥哥」。 首先,翰林哥哥給我們白芝麻跟黑芝麻讓我們磨,之後又陸續給我們茶葉、擂茶粉和許多食材,讓我們分批研磨,在磨的過程香味一直飄出來,磨完我們拿去裝水,我很期待,迫不及待的想要喝喝看,但是翰林哥哥說還要再攪拌一下下,好不容易可以裝擂茶,我立刻變成火箭,飛過去拿水壺去裝擂茶,大家興奮的拿著勺子裝擂茶,喝完之後大家都覺得很痛苦,因為這杯擂茶好苦,後來又加上砂糖,才變得比較甜一點。我覺得這次體驗做擂茶很有趣,我學到了怎麼做擂茶的方式,也了解了客家文化。 藉由哥哥的帶領,讓我深入體驗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擂茶是客家傳統飲食之一,早期是勞動後補充體力的飲品,如今卻成為具有文化意義的特色茶點,其製作過程也別具特色,從親手搗碎茶葉、加入花生、芝麻等食材慢慢磨細,到加入熱水調製成香濃擂茶,每一步都充滿樂趣與意義。不僅學習到傳統製茶工藝,也感受到團體合作的重要。 小朋友們用心體會、用心品嘗,沒想到大家的接受度頗高,把兩大盆的擂茶全喝光光,還喝不夠。聽說這是我們四年級的國語課文,相信,當我們看到這篇課文,腦海一定馬上浮現這段美好的回憶,這真是一段難忘的文化之旅,小朋友不僅玩得開心,也更了解這項傳統文化的歷史與價值,看著大家興奮的參與、互相合作,彼此留下珍貴的回憶,也讓人更加珍惜這些傳統所帶來的美好!
-
搭公車訪英雄 消防局的大冒險
2025-03-18 南屯區 南屯幼兒園 陳議濃 報導點閱數:1171 次教學活動安全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而我們的安全,除了有賴自我保護意識與技巧之外,很多時候是需要守護我們安全的公共部門,像是警察局、消防局與醫護單位。所以南屯幼兒園歷年以來,在下學期的時候,都會舉辦全園師生消防安全活動,以利建立大家的正確消防認識與防護。而今年也不例外,南屯幼兒也將在3月底舉辦一場大型的消防活動,而這次也邀請了工業區消防隊來學校指導我們,讓大家更直接地學到消防的知識。 而與今年不一樣的是,我們的邀請是由松鼠班師生直接前往消防局,大家帶著滿滿的心意與卡片與作品,除了登門拜訪之外,同時也到消防局裡現場學習。不過學校距離消防局有一段距離,不是徒步可以走得到的,因此今天(18日)松鼠班師生都有備而來,大家早以準備好準備悠遊卡,開心準備搭車去。 而今天也有許多志工家長隨行,所以孩子們在許多大人的保護下,走過偌大的主幹道斑馬線,通過便利商店與加油站,走在人行道上朝向公車站前進。大家邊等待公車的同時,也再次複習搭公車的禮儀,也認識一下公車站的設置,站牌的路線等。等到公車來了之後,大家也禮貌地舉起雙手招呼公車,並整齊有規矩地上車,並且用悠遊卡嗶卡登車。孩子們對於第一次搭公車都覺得很興奮,但也都能遵守公車禮儀,不喧嘩且拉緊扶手站好或坐好。很快地,公車經過了幾站之後終於到站,大家也向司機致意感謝,再繼續步行前往消防局。 到了消防局之後,消防隊的消防員叔叔與婦宣隊阿姨也很熱情歡迎我們,大家也相互打招呼後,迅速地坐下來聆聽宣導。一開始是婦宣隊阿姨介紹有關防震的相關知識,同時也實際模擬的示範,加強了大家的印象。而且阿姨也跟大家一起進行有獎徵答互動遊戲,也讓松鼠班的孩子們更是踴躍地回答。 結束了婦宣隊活動之後,緊接著是消防員叔叔的體驗導覽,孩子們很幸運地可以每個人體驗坐大消防車,體驗霸氣的開車感覺。另外大家也到救護車旁,一起與這常常和和時間賽跑的白色天使合照。最後,大家最驚喜的是,每個孩子都能穿著小小消防衣,帶著消防帽與拿消防設備拍照,簡直讓孩子開心極了。而且大家還能很難得地看到消防員穿著近30公斤的消防衣與設備,整裝完成準備出任務的帥氣過程與模樣,真的是非常非常難得的經驗。 最後,也在這樣驚喜與歡樂的氣氛下,松鼠班遞上了我們的邀請卡與感謝函、作品,送給今天的消防隊叔叔與婦宣隊阿姨,彼此約定3月28日再來學校一起共辦消防安全活動。謝謝他們給大家豐富驚喜的一天,讓孩子帶著愉快滿足的心返回校園。松鼠班幼生洪一宸說:「我有坐大大的消防車,我覺得好棒、好高,可以坐著去噴水。」幼生蕭壹旃說:「我有答對很多題目,所以婦宣隊的阿姨有給我禮物。」 松鼠班詹雯詠老師說:「藉由送給工業區消防隊邀請卡,師生們一同走出校園坐公車確實充滿挑戰,但這樣的經歷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交通規則與安全意識,還幫助他們與社區建立聯繫,認識學校附近的人和資源。這種經驗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耐心和社會互動能力。身為老師,能夠設計這樣的活動,不僅幫助孩子們學會生活技能,也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與支持。希望這樣的經歷能繼續帶給孩子們更多的學習和樂趣!」關新蓓老師說:「今日的參訪活動,松鼠班的小尖兵們練習搭公車到消防隊傳遞邀請卡,過程中孩子們透過搭乘公車來培養社會行為及遵守規範的能力,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學習經驗。不僅能夠了解消防隊的工作,還能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在公共場合保持秩序,遵守交通規則,這對孩子們的成長經歷中無疑是美好的一課。」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踏訪社區鄰里一直是我們想做的事,由於三月底學校即將舉辦消防宣導活動,孩子們都很期待消防員的到來,因此,我們特地邀請松鼠班代表學校一起出門拜訪消防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遞送邀請卡,邀請消防員及婦宣阿姨來園參與活動,雖然白鼻心班雖然沒有親自到場,但他們也為消防隊準備了手繪的消防車作為禮物。這次搭乘公車前往消防隊,孩子們需要做好許多安全準備,非常感謝台中客運的協助,讓我們能夠順利且安全地出發與抵達。拜訪消防隊的活動充實而精彩,相信孩子們一定有不少收穫。」陳議濃園長說:「這次的消防參訪活動,不僅讓松鼠班孩子可以體驗到搭乘公車,也見識到消防隊的設備與車輛,更真實地坐上大消防車與穿消防衣等,這一些具體的體驗,都讓孩子對於消防員的工作既崇拜也更敬重,回來路上也不停地在討論有關消防隊的事,也期待月底的消防活動。」
-
守護生命安全的防災宣導
2025-03-18 北屯區 仁愛國小 輔導室 報導點閱數:930 次教學活動這次的全校性防災宣導著重於防震,因為臺灣位處於地震帶上,發生地震的頻率相當高。當地震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平時做好防震準備,並定期進行防震演練,能幫助我們在地震發生時保持冷靜,並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抗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小朋友在學校已經非常熟悉這些步驟,期望他們能將這些防震知識帶回家,並與家人一同進行防災演練。 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震災發生時,臨危不亂、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