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中市學生金手獎數全國第一 市長讚「一技在手,希望無窮」
2021-12-30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69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技職學子在「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表現亮眼,共獲48座金手獎,包括商業類20座、工業類18座、家事類8座及農業類2座,臺中市金手獎總數及「商業類」金手獎數均為全國之冠。市政府特於12月28日盛大舉行慶功宴暨頒獎典禮,表揚來自全市各公私立高中職共計17所學校,榮獲金手獎的學生及指導教師。盧秀燕市長特別出席頒獎,感謝獲獎學校用心培育選手,獲取佳績,為臺中市技職教育爭光。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不僅是教育部推動技職教育的年度盛事,也是技術型高中爭取榮耀的重要指標,每年11月至12月舉辦5大職類(工業、商業、家事、農業及海事水產)競賽,臺中市未設置海事水產類,選手所獲之金手獎即涵蓋前4個職類,展現臺中市技職教育能量充沛與多元,透過競賽,鼓勵學生重視技能學習,並藉由校際間切磋觀摩提升技藝水準。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本著108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為願景,重視及早讓學生瞭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培養生涯規劃的能力,使學生各適其所,一展所長,教育局每年辦理指導教師增能工作坊及選手跨校交流賽,讓選手有機會於比賽前參與跨校交流模擬競賽,展現訓練成果並使選手能夠針對缺點進行修正,指導老師也可以針對選手的優缺點進行調整訓練的腳步。 市長盧秀燕表示,「一技在手,希望無窮」,技職教育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培育體制,期勉學子胸懷學用並進的壯志,精進技術專才以奉獻社會,市府將繼續推動與臺中產業的在地鏈結,透過學用接軌理念,結合學校發展在地產業特色課程及產業資源,共同培養在地人才,產界在地用才,學子願意在地就業,讓臺中市的產業留住好的人才,創造最幸福城市。
-
全國語文競賽 中市86人奪特優 全國第一! 語文教育開枝散葉,桃李滿園
2021-12-2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56 次教育動態110年全國語文競賽於本(110)年12月25、26日在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大園國中舉行,競賽項目包括朗讀、演說(含情境式演說)、字音字形、寫字及作文;競賽語別包括: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語;競賽組別分為國小學生組、國中學生組、高中學生組、教師組及社會組,臺中市透過市賽共遴選出158位競賽員參賽,共86人榮獲特優,獲獎率高達55%,全國居冠。 臺中市盧秀燕市長重視扎根語文教育,臺中市語文競賽成績一向優異,有賴於語文基礎教育的深耕,積極透過族語課程、閱讀活動及辯論比賽等多元管道提升孩子及教師的語文內涵及推廣語文教育文化的傳承。不僅各校教師積極推動,更鼓勵親子共讀,從家庭出發,歷年來有很多親子、手足一同參賽,共同打造臺中市優質的語文學習環境。 臺中市長期耕耘語文教育,播下的語文種子如今已蔚然成林,不只開枝散葉,更是桃李滿園。教育局長楊振昇表示,今年的成績較去年79個特優,獲獎率46%更高,這些斐然碩果的背後,全是指導老師們及一群滿腔熱情的語文園丁保母群,辛勤耕耘的結果。他們除了要承擔服務學校的繁重行政事務、課務,還需另撥時間,於週間、假日、夜間為參加全國賽的選手集訓。 此次獲得國語朗讀全國賽特優的沙鹿國小黃亭臻同學,她的媽媽曾經獲得全國特優,由於從小在國語朗讀環境中薰陶成長,耳濡目染下首次參加全國賽就獲得特優。語文教育在境教、身教、「言」教之下,已悄悄向下扎根,更萌芽破土而出。另獲得國語演說特優的沙鹿國小林鴻寶同學,於集訓期間,即使遇到挫折仍然微笑接受指導,回家常私下跟爸媽述說自己的不足,但每次集訓總是全力以赴。 今年客語學生組的演說方式改為情境式演說,對指導老師、學生頗具挑戰性。此次指導東勢國小謝智勛同學榮獲特優的郭純吉老師說:「因為情境式演說是一個新項目,所以我們是摸著石頭向前,我和智勳一起練習看圖說故事、擬稿、看著說。語文競賽並不只單純的比賽,更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母語的重要性,進而做到文化的傳承。」。另中教大實小陳柏諺同學,繼108年得到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演說組特優、109年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朗讀組特優後,今年再戰一城,榮獲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演說特優,原本一句客家語都不會說的他,因為母親是大埔客家人,深知「生活情境」是成功學習母語的重要條件,因此讓柏諺每天和住在東勢,講大埔腔客語的外公、外婆通電話聊天,這樣生活化學習客語的過程,不但讓柏諺的客語進步明顯,祖孫感情也更融洽,去(109)年八十歲的外公外婆還和柏諺一起努力,祖孫三人一起成功通過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呢! 原住民語朗讀國小組大同國小鄭博丁同學第一次參賽就獲獎,比賽當日早上,老師送他進會場時,他原本還擔憂的偷偷掉淚;參加閩南語演說全國賽中有一對姊妹競賽員-惠文高中吳昀宣、惠文國小吳昀芯同學雙雙榮獲特優,妹妹吳昀芯因為長期受到曾獲全國特優賽姐姐吳昀宣的耳濡目染,激發她學習閩南語的興趣,進而投入全國賽的行列,並且獲得特優殊榮。指導老師薛玉麗說:「看到學生有好的表現,就讓我振奮,重燃我對閩南語教學的熱忱。」 臺中市的競賽員在這次的語文競賽全國賽,都拿出看家本領爭取佳績,精彩的表現為這次競賽畫下完美句點。
-
育英國中育英堂重建工程落成啟用典禮 春風化雨53載 .愛與關懷育英才
2021-12-2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38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育英國中(27)日舉辦育英堂重建工程落成啟用典禮,歷史性的一刻由市長盧秀燕及教育局局長楊振昇與社區民眾、全校師生共同見證並為學校未來發展及全體師生祈福。 盧市長表示,育英國中素以室內管樂團、籃球隊、武術隊與空手道隊聞名,105學年度籃球隊打入全國JHBL籃球甲級聯賽前16強,109學年度武術隊獲港都盃國武術錦標賽女子組第1名,空手道獲全國福爾摩沙空手道錦標賽男生組第1名、第2名。室內管樂團則為學生特色社團,每年均榮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優等殊榮。 育英堂係學校各類活動主要場域,由育英國中與成功國小共同使用之多功能活動中心,惟自民國59年落成至107年已使用48年,近年經耐震評估後判定有使用安全上疑慮,經市政府爭取經費辦理重建。 教育局楊局長表示,市府瞭解育英國中全校師生和當地社區家長的期望,積極爭取總經費共8,500萬元重建一座地上2層之多功能活動中心,內部空調、舞台燈光音響及教學設施設備經費爭取中央核定補助1,000萬元及市府補助1,000萬元辦理,在中央與地方的齊心協力下,未來將能提升兩校師生學習活動、體育團隊訓練及發展,並擁有更安全優質教學環境。 育英國中周鳳珠校長則表示,嶄新的育英堂除了在建築造型上與學校特色相互輝映,營造具創意與美感的校園空間,更能在建築功能上符合學校教育理念,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舞台,發展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力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
守護臺中市幼兒健康 教育局嚴格把關臺中市幼兒園餐點營養及食品衛生安全
2021-12-2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71 次教育動態教育部於109年11月修訂「幼兒園餐點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及食譜範例」,作為規劃幼兒園餐點內容的依據,為落實臺中市幼兒園幼兒的健康,教育局自110年1月即督導臺中市公私立幼兒園,每日供應的餐點需包含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及水果類,同時在設計點心時,盡量避免提供麵包及甜甜圈等高油、高鹽及高糖的點心,並透過校園食材登錄平台、各校(園)網站或其他方式公告每日餐點照片,讓家長能掌握幼兒園各餐點食材之供應情形。 此外,教育局為加強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自110年1月至12月止,共舉辦4場廚工餐飲及衛生知能研習,針對食材驗收、餐點設計與製作及食品衛生管理進行說明,希冀讓從事幼兒園餐點製作及管理人員每日皆能加強自主管理。同時不定期到各幼兒園查察餐點營養與食品衛生,目前已完成查核63園,透過查核廚工的健康狀況、餐點設計製作及審視廚房的環境衛生,為幼兒的營養及食安把關。 未來,教育局將持續辦理幼兒園營養及食安的稽查作業,倘供應餐點與實際不符或有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及相關衛生法規規定者,將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進行裁處,期盼建立臺中市幼兒園安全飲食的環境,讓就讀臺中市幼兒園的孩童能安心成長、健康茁壯。
-
中市教育局受贈英語專車 攜手企業推展雙語嘉惠學子
2021-12-2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81 次教育動態聖誕歲末之際,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天麗生技於(25)日在臺中臻愛花園飯店辦理捐贈儀式,由天麗生技執行長王宗易及顧問毛卉瑜代表捐贈一輛英語希望傳愛專車,並由臺中市政府令狐榮達副市長、教育局楊振昇局長及教育局葉俊傑副局長共同到場代表受贈。 有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產業及教育,天麗生技秉持回饋社會的理念,透過專車捐贈與臺中市政府攜手共同推展英語教育。傳愛專車每年在各行政區巡迴,透過外師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引導,藉由夜市文化及特色小吃,搭配GoPro攝影,鼓勵孩子帶領國外友人認識臺灣,並透過美食手作、藝術彩繪及T.Robot機器人課程,寓教於樂,讓孩子運用簡單課室及生活用語開口說英語,不再害怕與外師交談。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表示,臺中市第一部英語專車從106年起啟用巡迴各小學,專車上軟、硬體設備兼具,透過電子化及英語圖書,希望帶給孩子更活潑、多元的英語學習方式,截至目前已服務超過250所學校,近萬名學生參與,這次與企業攜手合作,也希望未來新加入的專車能更加擴大服務範圍,讓更多偏鄉孩童也擁有足夠資源,為他們打開一扇國際的門窗。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指出,配合2030雙語國家目標,教育局從師資、課程、設備及資源等多元面向推動,期盼打造完善的英語學習環境,讓每位孩子都能有直接接觸外師及說英語的機會,透過交流對話、遊戲的生活化過程,讓孩子更喜歡學習英語。
-
課堂雙語 雙倍學習 臺中市雙語教育實務分享
2021-12-2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772 次教育動態為協助臺中市各高級中等學校推動雙語教學,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於本(24)日在臺中二中辦理雙語教育實務分享講座,邀請彰化師大趙玉芝教授解析「臺灣高中階段雙語教學之挑戰與契機」,另邀請推動雙語教育實務經驗豐富的臺中二中及文華高中分享學校作法。期盼雙語教育種子於臺中市各校生根發芽,終至百花齊放的美麗境界,以服膺2030雙語國家目標。 全球化的世代,引導孩子能夠進入國際,首要是語言能力的培養。目前臺中市外師已增聘至102位,並且利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辦理雲端英語學堂,讓學生得以利用網際網路和外師對話,110年度總計辦理6梯次,受益人次為7,800人。 110學年度臺中市有臺中二中、清水高中、長億高中、惠文高中、忠明高中、東山高中、葳格高中、新民高中等8間學校通過教育部審查,補助成立雙語實驗班,設班數全國第一。另有文華高中、新社高中、西苑高中、致用高中、光華高工、曉明女中、華盛頓高中等7校通過教育部審查,於部分領域實施雙語教學,為推動雙語教學奠立良好基礎。 臺中二中長期深耕國際教育,108學年度辦理「雙聯學制」,並於110學年度成立「數理國際雙語教育實驗班」,使學校在雙語課程規劃上更有彈性。本日分享學校辦理雙語課程/班級的規劃,為各校提供優良學習模範。 講者文華高中戴岳弦老師分享美術科雙語教學的準備及實施,校內組成英文科及美術科的跨域共備社群,他們體認到引導學生進入雙語教學情境的重要性,以content、communication、cognition及culture元素設計暖身及學習準備活動,訓練、觸發及引導學生口語表達、思考,這些小活動有助於導入及開展雙語教學,讓學生不懼怕雙語課程,也更勇於表達。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表示,培育學生具備全球移動力,於國際舞臺充分展現才能,厚植國家競爭力,成為優質的世界公民,是各校的重要目標。未來會持續在課程發展、師資精進、設備及環境等方面,協助學校做好準備,讓雙語教學成為課堂中自然景象,提升學習成效。
-
燕子市長聖誕溫馨送大禮.清涼安心冷氣方案助學習 〜臺中市提前完成「班班有冷氣」裝設作業
2021-12-2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26 次教育動態盧秀燕市長有感於全球暖化問題嚴重,夏季溫度節節攀升,以媽媽的心意化作溫馨行動派,帶領臺中市超前佈署,自市長上任後推動「清涼安心學習計畫」,以提供孩子良好舒適學習環境為目標,有效率的規劃補助學校電力改善及冷氣裝設經費,落實全市國民中小學「班班有冷氣」政策,並積極引進民間資源,結合各校校友會、宮廟及企業捐款,統計捐贈金額約3,770萬元,協助學校購置冷氣設備,共同為孩子打造更優質的「中市五星級學習環境」。本案編列36億4,166萬的預算,截至今日已全數完成20,581台冷氣裝設、317校新設電力改善工程。 這項重要施政方案由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楊振昇局長領軍全盤規劃,學校師長積極整備執行,相關廠商配合調度人力物力資源,以行動實踐的精神匯集各方力量,同心協力於聖誕節前夕提前達成目標。 今日燕子市長特地來到西屯區大鵬國小視察冷氣上架安裝的成果,和師生們共同分享送給臺中市學子的這份聖誕大禮,宣布與夏日揮汗如雨上課的情形正式告別,寫下「中市五星級學習環境」新的里程碑,兌現了 打造「讓家長放心、讓孩子安心」舒適溫馨校園環境的施政承諾,盧市長感謝在教育局、各校與廠商的努力以及民間資源的支持下,全市各級學校冷氣已全數裝設完成。 教育局表示,行政院於109 年7 月7 日宣布「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暨冷氣裝設計畫」,目標為111年2月底前完成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冷氣裝設。而臺中市冷氣裝設截至110年12月24日止,除耐震補強工程及新建校舍學校外,冷氣已全數裝設完成,後續各校將進行驗收、電力測試運轉,以確保學校用電安全,期待學生於明年夏天來臨時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安心學習,加速提升學習成效。
-
《臺中在地學續編》新書發表 臺中24校分享校本課程特色 連結在地情感 深化家鄉認同
2021-12-2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950 次教育動態台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於(23)日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臺中在地學續編》新書發表會。繼《臺中在地學》集結21所學校的有系統地呈現學校發展在地學的現況與成果,一出版即受到廣大迴響;《臺中在地學續編》再次邀集24所高國中小學共襄盛舉,一同加入臺中在地學續編的行列,亦即共45所學校參與在地學校本課程;這些學校涵蓋大臺中市山、海、屯、中四區,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無論哪個區域、哪個學習階段,都能看到老師們帶著學生認識雙腳所踏的土地,延續著家鄉的故事。 《臺中在地學續編》見證了每一所學校都編寫著各自精采的在地課程故事,為我們訴說臺中在地教育的迷人風情。其中,瑞井國小的「緬梔相思」;霧峰農工的 「悟農」課程;四育國中的「醇漫赤司飄天涯」都在教育部109年度的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奪下金、銀質獎,而文華高中「未來市民」課程方案亦勇奪110年教學卓越獎銀質獎的殊榮,如此優異表現,顯見臺中在地學的課程生命能量與強大的競爭力 教育局表示,感謝台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對於臺中的教育推展不遺餘力,長期與市府及各教育機構合作辦理各項學術、教育、文化活動;而在地學更透過跨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相交流分享,帶領學校校長和老師們投入校本課程的深耕,喚起師生們對於在地文化特色的認同與情感,體現108課綱的重要精神。 教育局指出,108課綱強調真實情境脈絡化的學習,「在地」正是最好的場域。這24所學校帶領孩子們走出四面框限的課室,以「踏實」的態度探索家鄉,著眼腳下土地,伸手擁抱寬廣無垠的世界的同時,亦豐厚精彩不受限的人生新「視」界,成就與土地家鄉共好的新未來。 教育局亦將持續鼓勵教師深化專業,創新教學,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及激發學習熱情,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成就每個孩子未來為教育政策發展主軸,持續挹注豐沛資源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精進教學品質,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
中市語文競賽代表隊進軍全國 教育局授旗盼旗開得勝!
2021-12-24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24 次教育動態全國語文競賽為一年一度的語文盛事,今(110)年全國語文競賽將於12月25、26日在桃園市舉行,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特於(23)日上午在南屯區惠文國小舉行語文競賽代表隊參加全國競賽行前會師暨授旗典禮,教育局長官親臨現場授旗,為競賽員加油打氣,期許旗開得勝,競賽員再創佳績!。 盧秀燕市長非常重視師生語言能力之培養,持續透過加強語文教育及競賽方式,提升各級學校語文素養與學習興趣,奠定語文能力的基石。經統計,參加臺中市110年語文競賽學生(計1,654人)、教師和社會人士(計674人)共計2,328人,為遴選最佳競賽員代表臺中市出征全國賽,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先辦理8場分區賽,原規劃於6月分區賽辦理,因受疫情影響有6場分區賽延至9月開學後舉辦,另於10月16、17日辦理複賽,共有158位競賽員從嚴謹及激烈的選拔中脫穎而出,將參加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等4種語言,朗讀、演說/情境式演說、字音字形、寫字及作文等競賽項目。 為讓競賽員的實力更加堅強,技巧更臻完美,教育局表示,自10月底開始,於南屯區惠文國小、東勢區新盛國小、市立光明國中及市立大里高中規劃每週2天縝密及紮實的集訓課程,許多競賽員甚或是國三及高三學生,雖面臨著沈重的課業壓力,但他們仍勇於面對挑戰,不斷自我鍛鍊,希望淬煉出最好的技巧,在語文競賽的最高殿堂上,呈現最好的自己。 集訓期間,有去(109)年的參賽者特地前來與學弟妹們經驗傳承,心情分享;更有競賽員的家長們帶來飲料點心,為大家加油打氣,振奮士氣。集訓的這2個月,許多競賽員表示,為兼顧原本學業或工作,並要努力做各項比賽的練習,壓力雖然大,但也交了許多革命情感的好朋友,更帶來人生的成長,期許在全國賽中都有亮眼成績,也為臺中市爭取最高榮譽。
-
中市國教輔導體系線上實境解謎研習 跨領域體驗素養導向課程新常態
2021-12-21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27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今(21)日結合課程內容與實境解謎,以線上分組模式辦理國民教育輔導體系增能研習,由教育局副局長方炳坤親率勉勵,期許藉由兼顧新課綱素養內涵的線上研討,帶動輔導團與輔導群成員共創分享機會與進行跨領域構思,自由發展屬於臺中市的創意風貌,並一同互勉,同心並進,為打造未來臺中實體與線上交織的教育新常態而努力。 疫情來襲,改變了現今的教學方式,教師專業發展支持模式也面臨挑戰,社會領域國小輔導小組召集人黃哲偉校長表示,這次研習主軸為「分組線上實境解謎」,希望以臺中在地景物為架構連結跨領域素材,讓社會領域的學習透過實境解謎方式,達成新課綱期盼蘊育出的素養內涵。活動中經由載具與網路平台呈現小組合作的風貌,讓參與夥伴在線上仍能有身歷其境的闖關經驗;再藉由跨域課程設計後端平台的解說,將大家的實作體驗化為未來具體發展策略,以輕鬆掌握本次研習的課程規劃技巧,促進組內、組間的交流回饋,擴大研創效益。 參與活動的林老師回饋:「沒想到史地人文內容也可以用這麼有趣的方式學習!好期待回去後結合教學進行課程設計與實踐呢!」而本次活動策劃人韓秀玉老師表示,這次的體驗設計相當有挑戰性,尤其是題目研發,集合小組眾人力量歷經數月的發想、走訪,自臺中公園及周邊景物延伸題目,拍攝實景照片結合Google Maps、LINE聊天機器人,讓學員不用實地走訪便能身歷其境;她說,當初會想要這樣設計,原是來自社會領綱「實地踏查」重點、小組持續發展的「實境解謎」心得,而後又因應疫情來臨,激發想要線上化的思維,後來夥伴們越做越有興趣,不知不覺便做出一些成果,迫不及待想與更多有興趣的老師們一起分享、討論。 教育局指出,因應疫情,資訊流通方式也歷經層層轉變,從以往實體辦理轉變為各領域獨特的遠距因應對策。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社會領域國小輔導小組近年來持續嘗試結合課程與實境解謎進行創新發想,110年初更因應疫情與教學趨勢,將線上模式與分組架構融入教學模組的發展,以期提供臺中市教師與國教輔導體系夥伴們更豐富的課程圖像與創意傳承。 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表示,臺中市勇於承擔與面對疫情所帶來的教育衝擊,善用數位資源積極獲取「從傳統教學走向遠距教學」的具體實踐經驗與反思,希望現場教師們與行政領導端齊心協力,共同協助臺中學子適性成長;期待國民教育輔導體系的輔導員們繼續秉持「專業、研創、服務、熱忱」的核心價值,拉近課程規劃與實際應用的差距,支持教師克服教學現場的各種挑戰,引領啟發更多師生徜徉在「有效教學」與「終身學習」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