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感受世界的脈動,2021臺中市創新教育國際論壇
2021-11-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61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與親子天下共同主辦,並由市立大墩國中承辦「2021臺中市創新教育國際論壇」,(26)日(星期五)在安和國中辦理。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有鑒於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又因新冠肺炎加速線上教學發展與需要,特別辦理教育創新國際論壇,並邀請相關國內外學者及實務界教師分享觀點與看法。 因應新冠肺炎國外學者無法入台,本次上午論壇活動採用國際視訊方式進行,現場同步口譯及進行QA,與現場校長、教師交流討論教育新思潮,共吸引全國超過300名校長、老師參加。本次論壇主題為「培養改變未來的行動者」,期能提升教師面對新興科技的普及所需具備教學技巧,進一步培養每一位學生成為改變未來的實踐者。 為提供教育伙伴在專業知能和精神更實質的助益,今天的活動特別邀請美國加州學區創新、評量長史提潘・梅西泰里恩(Stepan Mekhitarian)以「實踐教育未來的風景」為題,分享美國中小學在疫情後的改變及理想混成式教學的樣貌;另也邀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務長兼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林子斌及臺中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蔡淇華分享雙語教育的未來與省思。下午教與學工作坊分別規劃雙語學習: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教學內容遊戲化裡的解謎宇宙及共筆、分享、同儕互評-漫步雲端大未來暨多元的國際教育-全國跨校社群經驗的跨域課程合作4個工作坊,提供教師務實教學技巧。 教育局表示,世界的改變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元,教導學生面對未來世界所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付諸實踐能力更形重要,此外教師隨時隨地更新及提升教育策略與思維也變得非常重要,因此論壇特別以「培養改變未來的行動者」為主軸,希望所有參與人員能最新的教育思潮及教學策略帶回教育現場分享運用,共同為培養改變未來的行動者努力。
-
臺中市首座太陽能光電球場於豐田國小落成啟用 提供社區民眾及學生更優質空間
2021-11-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96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豐原區豐田國小(26)日舉行太陽光電球場落成啟用典禮,盧秀燕市長、教育局長楊振昇和地方賢達一起迎接臺中市首座太陽能光電球場。 盧市長表示,市府一向非常重視氣候變遷議題,為強化降溫減碳應變能力,積極推動光電三倍增計畫,透過生態環境的教育,將臺中市發展成永續、健康且乾淨的城市。 由學校提供球場土地,廠商藉由售電所得於校內興建太陽能光電球場,並以回饋金方式回饋學校,達到廠商、學校與環境綠能三贏局面,提供師生於天候不佳或天氣炎熱易中暑的情況下,仍有場地進行體育課程,及市府補助160萬元,改善球場舖面,提供給學生更優質的教學環境。 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表示,光電球場設置後深獲好評,吸引多校派員參觀,結合民間設置,不僅能達到推動綠能減碳的目標,提供學生及社區民眾遮陽蔽雨的運動場所,也可為市庫節省開支。 豐田國小陳金池校長表示,太陽光電球場提供學生全天候活動空間,校區土地及校舍也充分利用提高效益,更兼顧環保教育目標。
-
110全國技藝競賽新社高中農場經營勇奪團體獎全國冠軍
2021-11-2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40 次教育動態技職教育的年度盛事「110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熱烈競技中,其中「農業類」競賽成績剛出爐,新社高中榮獲農場經營職種金手獎第二名及第三名,並勇奪團體獎全國冠軍。 教育局表示,新社高中105學年度才設立農場經營科,此成績對一個成立才第六年的農業類科來說,如同以光一樣的速度前進,但這樣的成績並非偶然,新社高中的農業類科除了有新社地區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之外,學校並積極與新社農會、行政院種苗場、霧峰農試所等結合多方資源發展農業教育。 新社高中獲得農場經營職種金手獎第二名的孫樂淮同學家中有水稻田,他說:「我當初就是為了要選農場經營科而到新社高中!」家住大肚區的孫樂淮從高一開始學業成績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因為他知道技藝競賽除了術科,學科也非常重要,在實習課程的術科,他也認真練習持續精進,未來他想就讀心目中的農科哈佛:中興大學,所以整整兩個月都很努力地鞭策自己,每天從早上六點多開始練習一直到晚上八、九點還點著燈在農場中練習,未來,他想要回家務農,也給自己家的農田帶來不同的產物,為農業帶來新的契機。 另外一位獲得金手獎第三名的紀榮洲同學是土生土長的新社人,比賽前為了要方便擦汗與表達出勢在必得的決心,紀同學理了一個大光頭表示,這樣才不用花太多時間擦汗,而且比較涼,在練習過程中一開始光做一個畦都做不完,雜草每個看起來都一樣,現在可以連續用鋤頭1小時都不說累,有幾百種作物、雜草、病蟲害都可以一秒辨認出來! 新社高中校長歐靜瑜表示,農業類科鼓勵學生從農,適性發展,從高一開始就透過農會的媒合,讓農科學生可以在高一時就進入新社區的優秀農民的農場進行農業體驗與實習,有新社阿亮香菇園、欣品咖啡、千樺花園、以及葡萄、洋香瓜與小番茄及新社最有名的葡萄的業師,讓學生可以在高一時有初步的試探之後,在高二時可以跟著業師,結合農委會的高中從農方案來做更進一步的學習,並且契合新課綱的專題實作與專題發表,讓學生有完整的學習與職業試探,未來也會與大學端合作來推展科技農業,希望與地方的農業產業發展鏈結,培育未來「新農人」。 教育局局長楊振昇表示,感謝新社高中結合在地資源積極發展農業類科學生務實致用學習場域,也很高興本次獲金手獎的孫樂淮同學從一進入新社高中就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將來學以致用回家鄉務農,為自己家鄉的農田帶來新的契機,技職教育除了重視技術面向的培育,也包含了技術創新、問題管理、解決策略、全方位思考能力的育成,期勉每位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並從中發掘性向而後適性發展,在人生道路上找到發光發熱的舞台。
-
共讀分享 智慧循環 東寶國小「愛的書庫」今啟用
2021-11-2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40 次教育動態為了讓師生有溫馨可親近的閱讀空間,能「學習如何閱讀」,並且「透過閱讀來學習」,潭子區東寶國小與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攜手合作,在獲張廖泉先生全家福、誠信和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希華晶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同仁暨親友贊助下,潭子區東寶國小「愛的書庫」於(24)日揭牌啟用。 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愛的書庫」集結社會資源,統籌書庫運作及購置書箱以「免費借用共讀書箱」、「公益配送書箱到校」、「豐富的教學參考資源」方式,積極協助學校建置「愛的書庫」,揭牌啟用後,期待能發揮「共讀分享、智慧循環」的理念,帶動大家加入推動閱讀運動的行列,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東寶國小校長陸朝炳表示,學校閱讀教育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在閱讀推動上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主要發展方向,搭配課程設計、建置親書環境與活用校外資源。例如,每週四身教式寧靜閱讀、LIVE SHOW-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與作家有約、班級讀書角、故事媽媽說故事、閱讀行動車等,活化閱讀的視野與多元性,豐富孩子們的想像力。今日「愛的書庫」啟用,勢必能讓東寶國小的師生,增加生活察覺的能力、對事物的理解力,以及閱讀的興趣,奠定學習的基礎。 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表示,教育局十分重視提升學生閱讀的質量、興趣及能力,多年來與民間單位攜手合作,共同將資源送到有需要的孩子身上,並透過校園改造、城鄉共學、產官學合作等多元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動能,促進弱勢地區師生有更多學習與自我實現的機會。 教育局將會以更多元的方式協助各校教師精進專業知能,並透過各種策略厚植閱讀基礎設施,提供學校閱讀教學環境與資源,打造學校成為愛閱校園,為孩子埋下愛閱讀的種子,滿足孩子愛閱讀的渴望,讓孩子從閱讀中,激發想像力,拓展看世界的視野。
-
靈鷲送Ai,偏鄉助學
2021-11-2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89 次教育動態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關心教育,每年辦理全國「靈鷲山普仁獎」,推動校園品德教育,協助有志向學之國中國小學生樹立可學習的生活典範,帶動社會良善品德風氣。 基金會有感於偏鄉學校可能之數位學習落差,為提升偏鄉孩子學習成效,特別向力宇教育平台洽購其開發之國中線上數位教學課程平台,無償捐贈臺中市立大安國民中學,提供全校師生個別帳號免費使用三年,市價超過千萬,於110年11月24日(週三)下午2時在大安國中辦理捐贈儀式。 本教學軟體可提供師生上課即時影音講解,線上快速一鍵派卷,立即評量,評量即時回饋,亦可做線上補救教學,停學期間線上遠距教學使用,並建立學習者個別化學習診斷,依學生程度進行差異化個別學習。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蔡高忠表示,基金會很高興有機會和學校一起為學生加A減C的目標努力,教育是翻轉生命的根本,基金會希望在推動普仁獎,倡導品德教育之餘,能再助力學生的課業學習,為國家社會培養優質人才,也感謝力宇教育機構特別優惠贊助,協助縮短城鄉數位差距。 力宇教育董事長王崇旭表示,如何幫助師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適應遠距教學的模式,提升數位學習的「教」與「學」成效,一直是力宇教育長期關注的議題,感謝此次能有機會與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合作,為縮短城鄉教育資源差異盡一份心力。 大安國中校長國立民代表全校師生對基金會及力宇教育機構致上謝意,本系統已經校內師生先行使用,進行經驗回饋,系統有效的後台管理功能,可即時檢視教學現況,結合教學、測驗、分析的整合多元功能,大幅的提升授課學習成效。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對靈鷲山慈善基金會持續關懷偏鄉,協助孩子降低學習落差,積極挹注資源,表示由衷感激,也希望在藉助優質教學軟體,有效提升教學效能。
-
中市學校備戰全中運,籌組堅強中市代表隊
2021-11-23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60 次教育動態中市教育局積極備戰11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力協助學校組隊且自11月起依各比賽種類辦理選拔賽,從中籌組最強代表隊選手及團隊,期盼延續110全中運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 首發以11月7日木球選拔賽於豐原體育場辦理,同月20、21日將在南區健康公園辦理滑輪溜冰選拔賽、接續22-24日於清水區鰲峰山自由車場外圍環山道路、大甲區北堤東、西路、外埔區鐵山腳單車運動村林道越野場辦理自由車公路賽及登山車賽。另外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跆拳道、柔道、角力、擊劍、舉重等種類選拔賽則在12月登場,為沉寂許久的學校體育競賽注入活水,蓄勢待發;市中運亦將於111年2月15-18日重磅登場,邀請市民一起關注,為中市選手加油。 教育局表示,自盧市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展與扎根學校體育工作,且於今年再獲教育部「績優機關獎」肯定,以「培養學生規律運動」、「厚植運動競技競爭力」及「改善運動環境設施」為主要推動方向,並以致力普及校園運動風氣、提升學校體育教學效能、積極培訓優秀運動選手、完善學校體育設施設備、強化學校體育經費等5項具體策略,有效推動中市學校體育多元發展。 中市學校代表隊在110年全中運獲得117面金牌、111面銀牌、139面銅牌,首次以非主辦縣市囊括金牌數及獎牌數全國第一,教育部主辦的學生排、籃、足、棒、壘球等聯賽,都有相當優異的表現,也孕育陳傑、王星皓、楊勇緯、林真豪、張筑涵等多名國際賽事優秀選手,成為培育臺灣亞奧運選手之最重要體育搖籃。 教育局說,中市代表隊在全中運賽場表現亮眼,這些都是基層教練、學校行政共同合作,紮實訓練的成果,中市教育局持續以基層教練及學校的需求為基礎,作為學校推動體育的後盾,持續推動學校體育發展相關政策。另外市府即日起至12月9日的「2021臺中購物節」,活動天天抽5000元、週週抽10萬元、月月抽百萬現金,以及最終壓軸好宅,加碼獎項總額逾3億元,希望大家活躍體育,也一同參與臺中購物節活動,好獎等您來拿喔!
-
中輟復學輔導有成 中市榮獲110年度全國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績優縣市」
2021-11-23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637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落實「教育零拒絕」理念,結合各局處資源追蹤及輔導中輟生復學,連續兩年榮獲全國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績優縣市」佳績。 讓每個孩子都能穩定就學,一直是臺中市教育工作重點項目,教育局每月召開中輟專案研商會議,邀請通報中輟生之學校校長,與社政、警政、司法、各區公所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共同研商中輟個案輔導策略。在各局處、網絡單位及學校齊心努力下,臺中市109學年度輟學率為六都最低,復學率也相較108學年度排名提升至六都第三名。 臺中市除榮獲績優縣市,亦有育英國中、善水國中小、大德國中及雙十國中等4校榮獲「績優單位-學校組」;臺中市合作式中途班-創路學園榮獲「績優單位-民間團體組」,另善水國中小主任謝順旭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輔導員黃雅茹榮獲「績優人員」佳績。 盧秀燕市長特別於110年11月23日表揚協助臺中市推動中輟復學輔導工作有功人員及學校,並表示感謝每一所學校、第一線教育人員及各網絡單位積極合作推動復學輔導工作,讓孩子回歸校園生活,及提供支持與協助,未來也期許各校能持續耕耘,開辦高關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及適性教育課程,讓每個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都能穩定就學,成就每個孩子。
-
全國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臺中市初賽 師生展現音樂能量
2021-11-23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95 次教育動態為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培養教師與學生學習鄉土歌謠及母語興趣,提供學生才藝展現舞台,並選拔優秀個人、團隊代表臺中市參加11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特於110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在市立大里高中、南屯區大新國小、中區光復國小、明德中學、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港區藝術中心及豐原體育場等7個場地辦理11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臺中市初賽,賽程長達10日。 本賽事為110年度重要大型的師生藝文活動,由臺中市大里區瑞城國小、大里區大元國小、豐原區福陽國小、霧峰區霧峰國小、南屯區大新國小、中區光復國小、清水區清水國小、市立大里高級中學及明德高級中學等9校共同承辦,並邀請轄屬學校40位熟稔音樂賽事校長協助賽務工作。 11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臺中市初賽團體項目(兒童樂隊、管弦樂合奏、管樂合奏、行進管樂、弦樂合奏、室內樂合奏、國樂合奏、絲竹室內樂、口琴合奏、打擊樂合奏、合唱及直笛合奏等12類),計有209隊同台競技;個人項目(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中胡、高胡、二胡、笙、蕭、笛、嗩吶、聲樂等13類),共有1103人,合計參賽學生約9,500人以「樂」會友。 另110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臺中市初賽有閩南語系、客家語系、原住民語系及東南亞語系等4類,今(110)年共有20隊由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組成的隊伍參賽。承辦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的南屯區大新國小陳怡潔主任分享:「歷年來,各支隊伍於競賽場中不只歌聲嘹亮,也會穿著各族群的特色服裝亮相,讓師生鄉土歌謠比賽活潑生動,也讓大家對多元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學校師生今年亦再次組隊參賽,期盼營造充滿歌聲的歡樂校園,傳遞優美的樂音,讓更多人感受音樂的美好」。 教育局楊振昇局長表示,108及109年度的全國音樂比賽團體賽因疫情停辦,讓許多苦練多時的師生沒能閃亮登場,期望今﹙110﹚年度臺中市的學生音樂比賽及師生鄉土歌謠比賽讓愛好音樂的師生們盡情發揮積蓄已久的音樂能量。比賽相關訊息可至臺中市學生音樂比賽專網(https://art.tc.edu.tw/music/)、臺中市師生鄉土歌謠比賽專網(https://art.tc.edu.tw/folksong/)查詢。
-
尊重原民文化 落實在地連結 盧市長:臺中市和平區博愛國小正式更名為臺中市和平區德芙蘭國小
2021-11-23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531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市長盧秀燕於今(110)年4月親臨博愛國小以行動支持在地認同、學校更名,並表示這是時代趨勢,唯有認同自己才能讓別人看見自己,並於今(23)日市政會議上宣布同意學校更名,市府將提供學校最大協助,完成當地居民對德芙蘭國小更名的企盼。 臺中市和平區博愛國小成立於民國19年,當時為久良栖教育所。民國34年成立改名為「臺中縣和平鄉國民學校」, 民國39年更名為「博愛國民學校」,民國57年國民教育正式實施後更名為「臺中縣博愛國民小學」,民國99年12月臺中縣市合併更名為「臺中市和平區博愛國民小學」,歷任校長共計18名,並曾擁有全臺灣最多所分校及分班。 為落實原住民族法所訴求之主體性,以及順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重視與在地連結,博愛國小古金益校長致力推動校名更名,並透過校內、社區及部落會議達成共識,以符應原住民重點學校發展與社區期待,並培養在地學子「地方感」,以符當代教育潮流趨勢。終於在今(110)年整合了部落耆老以及重要仕紳的共識下,透過學校辦理公投的方式,結果以77.05%的支持博愛國民小學更名為德芙蘭國民小學,「德芙蘭」(Tbulan)意指好山、好水、適合人居住的地方,與在地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悠悠歷史。市府希望透過校名更名,讓大家更認識並欣賞原民文化,讓所有來過谷關地區的民眾都能愛上「德芙蘭」之美。學校更名後,希望部落族人能繼續支持學校, 市府也將盡一切努力協助學校發展。
-
臺中市中山國中勇奪110學年度國中棒聯軟式組冠軍盃 創造隊史第三冠!
2021-11-2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493 次教育動態110學年教育部國中棒球聯賽軟式組日前於高雄開打,各縣市參賽隊伍高達143隊,晉級全國賽有60隊,參賽隊伍先進行小組賽取32強,再透過單淘汰賽制爭冠。臺中市中山國中晉級全國賽後一路過關斬將,先後擊敗台南金城國中、北市大理國中、去年亞軍北市興福國中及新北二重國中順利取得冠軍戰門票,今日迎戰桃園新明國中,在全隊教練及選手們眾志成城、以奪冠為目標的鬥志下,最終以4比1擊敗桃園新明國中,拿下本屆國中棒球聯賽軟式組冠軍,創造隊史第三冠!! 與中山國中一同晉級全國賽的向上國中,也創下了隊史最佳成績,拿下軟式組第八名。 中山國中此次選手以2年級為主力,總教練藍文權說,賽前就以進4強為目標,希望能突破去年的成績,2年級選手經驗較不足,不過經過這次比賽有成長,提醒他們每一場球都要專注,處理好每個狀況,面對以國三為主力的各球隊獲勝後,均有提升球員自信心,相信對往後比賽能有幫助。 中山國中翁麗鳳校長特別感謝臺中市政府與學校後援團體的支持,使球隊能持續獲得佳績,讓小選手都能無後顧之憂拚戰,也盼藉此吸引更多想打棒球的孩子到學校來學習,中山國中因材施教、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讓孩子努力的發光發熱。 教育局表示,感謝學校、教練、家長及後援會長期對於球隊的經營與付出,同時也要感謝體育總會棒球委員會長期協助教育局在基層學校棒球運動的推展,市長盧秀燕上任後非常重視棒球運動的推展及基層的扎根培訓,支持教育局推動「運動城市強棒計畫」,培育基層棒球選手、全面推廣學校三級棒球隊發展,未來教育局將持續完善相關軟硬體建設,補助學校棒球隊培訓經費,讓各校球隊都能全心準備比賽,獲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