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成績出爐 中市10位金牌選手獲總統及教育部長表揚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13 次教育動態台中市政府已連續6年獲得中央評鑑技職教育成效「優等」的最高殊榮,技職教育推動成果獲中央肯定,最近由勞動部主辦的職業訓練與技職教育年度盛事「全國技能競賽」結果出爐,台中市參賽的14校國、高中學生102人計53人獲獎,抱回10金11銀6銅的佳績,前3名選手日前接受總統賴清德、勞動部長何佩珊及教育部長鄭英耀頒獎表揚,表現非常亮眼。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技職教育且用心扎根人才培育,在國中小階段積極設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滿足更多國中小學生職業探索需求外;在高中職階段,陸續在山區、屯區及海區建置「技術教學中心」,透過教學的精進及設備的改善,培育出更多新世代所需的技職人才。 教育局指出,臺中市技職選手在本屆「全國技能競賽」競賽中共有27個職類獲獎,青年組部分,取得8金、11銀、6銅、1個第四名、10個第五名及10個佳作的成績,由臺中高工及僑泰高中包辦「機器人系統整合」及「國服」兩職類的前3名;沙鹿高工由余佩蓁、余佩芸雙胞胎姊妹帶走「汽車噴漆」職類的金牌及銀牌;另大甲高工則有林子捷同學拿下「展示設計」金牌。 青少年組部分,以溪南國中「機器人」職類表現亮眼,由學生林展榮及黃信恩摘下金牌、林新富及吳念恩獲第五名之殊榮;居仁國中學生呂學翊、崇倫國中學生林書霆、大墩國中學生鄒依婕分別拿到「電子」職類第五名、「網頁技術」職類第四名及「花藝」職類第五名的成績。 蔣局長說,技職學生這次參賽結果優異,值得嘉許,教育局也會持續透過國中小階段的「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技藝教育課程」及高中職階段的傳統「建教合作班」、新興模式的「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及「技術教學中心」等策略,加強人才培育,為在地產業提供優質人才。
-
中市深耕藝術美感教育 東海國小獲頒游藝亮點學校獎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02 次教育動態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大肚山上的東海國小,繼去(112)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績優學校獎」後,今年又獲頒廣達《游於藝》計畫的「游藝亮點學校獎」。廣達文教基金會於(27)日在廣達研發中心舉辦第15屆《游於藝》獎頒典禮,東海國小受邀出席並接受殊榮,與其他19所獲獎學校共同分享他們在美感教育推廣方面的成就。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美感素養,尤其注重豐富偏遠地區學校學生的藝術體驗,教育局積極整合各界資源,鼓勵學校運用主題展覽融入跨領域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多元的藝術饗宴。 教育局與廣達文教基金會自105學年度起合辦《游於藝》巡迴展至今已邁入第8年,舉辦校園巡迴展覽達126場次,每一年度參與巡迴展的師生及家長總人數多達上萬人。另引領全國首創以行動列車到校巡演服務的《游於藝-巡演列車》,自110年起已完成46所偏鄉學校巡演,受惠學校師生數更累積上萬餘人,為偏遠學校師生美感素養提供資源與養分,讓美感向下扎根 (活動影片:https://youtu.be/cVzjQg6AdK0?si=tdYlQLZQAHNkhNyF)。 東海國小校長林筆藝表示,學校自104年創校以來即致力於推動藝術教育,並以「普及化深耕藝教」為理念,涵蓋音樂、表演和視覺藝術課程,從107年開始,每年舉辦的《游於藝》主題展覽不僅是學校的重要藝術盛事,疫情期間創新推出線上美術館,讓學生能夠在家中持續參與藝術學習。 東海國小主任張郁棻分享,學校積極拓展藝術教育資源,包括安排學生參訪國立美術館和臺中國家歌劇院等藝術場館,並推動教師跨領域合作,開發創意多元的課程。此外,透過「游於藝社區日活動」邀請社區民眾參觀學校展覽,由學生擔任導覽志工,學校努力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在社區中播下美感教育的種子,期許繼續為藝術教育的推廣貢獻更多力量。東海國小自創校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藝術教育,繼去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績優學校獎」的殊榮後,今年又榮獲第15屆「廣達游藝獎游藝亮點學校獎」獎項,讓長期推動藝術教育的親師生都備感榮耀!
-
中市杏壇展芬芳,6名教育人員、1學校團體獲頒「杏壇芬芳獎」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70 次教育動態為表揚具教育熱忱並在崗位上貢獻卓越的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特別舉辦「杏壇芬芳獎」評選,臺中市今(113)年共有6位教育人員及1個團體獲獎,個人獲獎者包括市立文華高中教師梁玉龍、臺中家商教師劉明月、大甲高工校長簡慶郎、太平國中教師黃雯雪、光正國中教師張惠琴,以及南區信義國小幼兒園主任楊麗環;團體獎獲獎者為臺中二中媽媽聯誼會。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繼師鐸獎之後,臺中教育人員服務熱忱與優良事蹟再獲中央肯定,每位獲獎者都因其溫馨且動人的事蹟,為教育事業注入了芬芳氣息,感謝這些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犧牲奉獻的教育工作者與團體,他們用心、用愛陪伴孩子們成長,為學生創造美好的教育環境,這些得獎者不僅是臺中市教育界的驕傲,更是教育的典範與學習的榜樣。 教育局指出,文華高中梁玉龍老師以「我一定把你教到會」的堅定信念和教學才華,將複雜的化學課變得生動又有趣,並用熱忱的教學感染學生,在學生心中,他是良師中的「梁」師;臺中家商的劉明月老師溫暖的班級經營風格和對學生的無私關懷受到肯定,她積極參與學生活動,當學生遇有困難,即會協助學生尋找社會資源,如一輪明月般,陪伴學生成長。 教育局表示,大甲高工簡慶郎校長致力於推動工業教育的創新發展,並鏈接學校與地方產業,實踐「在地人才,在地培育;在地產業,在地用才;扎根臺中,接軌國際」的願景藍圖;太平國中黃雯雪老師注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校外學習活動,還自費聘請專業團隊進行營隊,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 光正國中張惠琴老師長期指導學生參加閩南語演講比賽,展現其對教學的熱情與專業,並以身作則親自參與比賽,不斷提升自我專業素養,成為學生學習的典範;南區信義國小附設幼兒園楊麗環主任是孩子們口中的羊咩咩主任,曾獲921救災有功人員、104年師鐸獎等獎項,教書生涯中獲獎種類多元,仍低調行事,待人以誠、待人以禮,樂觀面對生活挑戰,積極幫助面對困境的孩童及其家庭。 獲得團體獎的臺中二中媽媽聯誼會由家長們自發倡議而成立,致力於幫助孩子們適應高中學習環境並激發其學習動力,不僅出錢設立獎學金、完善學校設備,還出力陪伴,建立「夜讀三點」系統,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追尋自己的目標。
-
美哉校園!中市校園建設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大獎
2024-07-26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43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校園建設屢獲大獎!「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23)晚在臺北君悅酒店公布得獎名單,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提報5所校園建築工程參賽,全數獲獎,抱回1座最高獎項「卓越獎」、4座「金質獎」。教育局工程營繕科長蔡亭孟出席領獎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校園美學與安全,近幾年臺中市的校園建設不但美觀又安全,讓孩子們開心上學、安心上課,市府會持續精進,讓校園建設更美好。 由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主辦的「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全國各縣市參賽,臺中市成績特別亮眼。教育局表示,盧市長非常重視教育,111年獲《天下雜誌》評比為全國「教育王」,全臺施政評比,其中教育施政也是金獎;盧市長為了讓孩子在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習,市府的教科文預算高居市府總預算第一位,以最多的預算挹注教育軟硬體建設。 教育局指出,這幾年臺中市以創新手法規劃具有生態、節能、健康及美學特性的校舍,帶給臺中市學子們兼顧美觀又安全的校園生活,這次提報的5所學校在規劃設計上各具特色,抱回大獎,備感榮耀。 教育局指出,獲得卓越獎的「廍子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多層次活動空間,教學和行政區分別形成東西兩個合院,校園活動和公共空間格外明亮又有親和性,所有合院沿園道配置,動線清楚流暢。 獲得金質獎4所學校,「太平區新高國民小學二期校舍及活動中心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保護幼苗,延續一期校舍設計概念環抱著戶外綠地廣場,讓學生在良好及安全的環境裡學習與成長。「后綜高級中學國中部老舊校舍改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在地性,擷取在地元素馬場與薩克斯風創造特色校園,建築的趣味性兼顧既有校園建築外觀整體性。「沙鹿區鹿陽國民小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大肚山麓下的桃花源小學,臺中市西海岸平原中心,大肚山麓下科技叢林裡的桃花源小學,打造學校未來發展特色。「南興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都市連結、綠意呼應、資源共享,以枝枒舒展的姿態做為行政棟立面造型自明語彙,創造校園永續及互惠,共好的新課綱精神。 教育局強調,新設校園皆加入綠建築設計理念並要求綠建築銅級以上,結合市容拉近與社區距離並融入地方,打破以前封閉校園的思維融入社區,並重視校園安全性,讓學生安心安全的上學。
-
食農教育扎根校園 中市教育局攜手農試所培訓種子師資
2024-07-16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91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持續深耕校園食農教育,今年暑假安排三場次食農教育增能課程,今(16)日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訓練中心舉行第一場課程,共計40名高中職以下的教師、營養師及承辦午餐相關人員參與,透過此次研習培育食農教育種子師資,提升學校教師農事教育觀念與專業知能,進一步推展與融入學校課程教學中。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盧市長相當重視教師增能,投入資源鼓勵學校為學生的食農教育扎根,提升教師專業有利學生的學習,教育局為發展多元教學資源,本次課程由教育局與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共同主辦,除了安排校園蔬菜病蟲害友善管理及食物保存、加工技術課程;亦教導學員認識適合校園栽種蔬果類與栽培要領及校園堆肥課程,實踐校園環境永續利用,讓學員更了解國內農業新興技術與觀念。 教育局表示,透過本次食農教育種子師資培訓課程,讓學校人員有機會與農政單位對話交流,不僅提升臺中市學校人員食農教育知識與技能,亦藉由農業部農試所的專業大為開拓眼界,後續由學員帶回學校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建立學生正確的營養知識能力,涵養感恩、尊重生命與永續發展之態度與習慣。
-
沙鹿高工推動永續淨零有成 囊括臺美生態學校綠旗及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學校組優等
2024-07-1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74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沙鹿高工以近20年落葉堆肥為核心的經驗進行多面向的落實推動與發展,連續四年(108-111年)獲得臺中市推動食農教育績優學校,從中累積能量,在校長黃尚煜帶領下,最近囊括環境部與教育部共同辦理的臺美生態學校綠旗及環境部辦理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學校組優等獎! 教育局表示,面對氣候變遷配合中央法規、響應國際淨零趨勢及兼顧城市永續發展,沙鹿高工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SDGs13氣候行動及SDG17多元夥伴關係推動環境教育,教育局將持續鼓勵學校透過教育面推動永續發展、環境教育及營造淨零韌性校園建構。 教育局指出,生態學校是中央為各級學校所設計的環境管理、認證以及永續發展教育計畫,協助教育者將永續理念及整合性思考融入於學校經營與課程發展的機會,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基本理念,沙鹿高工透過執行「消耗與廢棄物」、「健康校園」、「永續食物」之環境路徑推動環境教育,成為臺中市第一所取得最高等級綠旗的學校,值得讚許。 沙鹿高工長期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課程,師生共同研發綠色技術,如自動澆灌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善用技職學校所學使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和環保意識,節省環境資源;而校園內也善用閒置空間,設置大型落葉堆肥場域,運用菌種、廚餘堆肥、落葉堆肥等種植蔬果,長年關懷弱勢進行送食服務並推廣至其他學校關懷社區,以行動支持循環經濟,讓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低碳綠生活校園典範,獲得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沙鹿高工黃尚煜校長表示,學校每年有逾60位學生投入環境教育志願活動,每年培育逾228位環教學生種子,以技術為本推動環境教育理念;學校也透過清除停留教學區之鴿大便-移除外來廢棄物,營造健康好校園、廢棄物再利用-創作廢物不廢,延續物命及珍惜食材、栽種食材及有機資材推廣三項行動方案推動校園環境教育。 教育局表示,沙鹿高工全體師生落實環境教育,從看似簡單卻不易推動的課前、課間打掃,每日兩次(上午以及下午打掃),讓學生透過對環境認同進而願意化作主動服務,將校園環境維護好當作本分,對於每日的資源回收工作,雖無法做到完全源頭減量,但轉廢為寶、友善校園愛地球等理念卻深植每位師生心中,不讓塑膠微粒流入大海影響海洋生態,以扭轉氣候變遷,值得各校學習。
-
中市退休二師榮獲第19屆教育奉獻獎
2024-07-1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97 次教育動態教育部近日公布113年第19屆「教育奉獻獎」獲獎名單,本市共有兩位退休人員獲此殊榮。分別為豐原區豐田國小退休校長黃世忠及市立成功國中退休教師劉梅英。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對於本市獲獎人員退休後仍不減其對教育的熱情與使命感深感敬佩;他們的奉獻精神樹立了教育工作者退而不休的典範,成為後輩學習的楷模。 教育局指出,黃世忠校長在職期間曾獲教育部師鐸獎的殊榮,退休後仍秉持「心若年輕,歲月不老」的精神,擔任本市教育局的榮譽課程督學,還受聘於國家教育研究院擔任主任儲訓班及回流教育輔導校長,也獲聘為本市市政顧問,將豐富的教育經驗傳承下去,促進教育永續發展。此外,他還不忘向下扎根,鼓勵參與並媒合慈善事業、熱心教育人士捐資興學、充實學校設備,嘉惠學子,讓愛滿校園。 此外,劉梅英教師退休後持續全心投入教育事務,成立「臺中市霧峰向日葵家園融合教育推廣協會」,不僅無償提供自家場地及設備供研習活動使用,還致力於打造社區共學共榮的理想國。她在特殊教育、環境教育、樂齡學習等領域不遺餘力地推動融合發展,並善用自身英語專長,多次接待外國參訪團進行國際交流,獲得廣泛肯定。 教育局強調,每位獲獎者都懷抱著「退而不休、與教育相伴而行」的理念,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能量,播下希望的種子。他們的事蹟激勵更多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懷抱熱忱,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在優質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
-
中投區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中市府提醒7/11前完成報到
2024-07-0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2509 次教育動態113學年度中投區免試入學分發作業今(9)日放榜!本學年度免試入學一般生總招生名額為2萬6,556人,報名人數為2萬270人,錄取人數為2萬186人,錄取率99.6%。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提醒,依簡章規定需於7月11日上午11時前完成報到,逾期視同放棄,相關報到訊息可至各招生學校網站查詢,或逕洽各招生學校教務處。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恭喜考生找到適合自己性向、興趣、能力與個性的學校,希望同學們「擇其所愛,愛其所擇」,成功邁入下一個學習階段;感謝中投區免試入學委員會及高國中師長們全力協助,讓今年的免試入學工作順利完成。 免試入學主委學校埔里高工指出,普通型高中以臺中一中及臺中女中為例,錄取最低積分同為97分。技術型高中以臺中高工及臺中家商為例,錄取臺中高工電機科最低積分為93分;錄取臺中家商應用英語科最低積分為89分,相較於普通型高中,技術型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有逐年提升趨勢。 教育局說明,第一志願群錄取學生佔99.69%,顯示各國中志願輔導選填有成效,同時,經比序後同分而增額錄取的學生共7人,學生及家長可至中投區免試入學網站( https://ct.entry.edu.tw )查詢、下載列印分發結果通知書。中投區學生最多可選填50個志願,本年度全區學生平均選填17個志願,未錄取人數為84人(男生56人、女生28人),未錄取原因多為志願選填不足,其平均選填志願數低於10個志願。 教育局提醒,依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免試續招審查原則」,各高中職依主管機關核定續招名額,相關資訊公告於「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免試入學續招資訊網」(https://shs.k12ea.gov.tw/site/contiEFA),未錄取學生可善加利用續招方式入學。
-
中市113年全中運、學生運動聯賽成績優異 市府足額發放體育獎金支持教練、選手
2024-07-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235 次教育動態113年全中運臺中市成績亮眼,榮獲110金、110銀、122銅,其中自由車競賽金牌數榮獲32金,傲視全國!教育部中等學校棒球、壘球、排球及足球聯賽臺中市學校選手們在賽場上中脫穎而出,勇奪5冠2亞2季!中市府經審查、核算後,全中運、學生運動聯賽獲獎學校所需體育獎高達4,160萬元。盧秀燕市長為支持學校體育發展,鼓勵優秀教練及選手,特別指示教育局必須足額發放體育獎金,以讓教練、選手安心訓練,繼續為臺中爭光。 教育局表示,113年全中運臺中市學校代表隊榮獲110金,較去年成績成長15面金牌,更有12校次的學校勇奪第一名團體總錦標,本屆賽會個人賽前六名及團體賽前四名皆可依臺中市體育獎金發給要點之規定獲頒獎金,針對優秀學校,每面金牌加發組隊學校獎金10萬元,如獲競賽種類各組別總錦標前三名者,另再發給學校績優獎金5至15萬元不等。經審查後本屆全中運賽會,教育局依規將發給獲獎學校、教練及選手超過3,500萬元之體育獎金,藉以協助、延續培訓工作,進而提升臺中競技運動實力及成績。 教育局進一步指出,今年臺中市除了全中運成績亮眼,在教育部主辦的學生排球、壘球、足球及棒球聯賽上,臺中市學校運動團隊亦表現亮眼,勇奪5冠2亞2季,聯賽最優級組前4名學校之選手、教練皆可獲頒體育獎金,針對前3名者再發給學校組隊獎金5至30萬元不等,經審查後教育局針對學生聯賽獲獎學校亦發出超過650萬元之獎金,以協助學校持續發展運動團隊。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基層運動發展,教育局深耕校園運動,不僅在學校體育挹注許多經費,更重視三級銜接、強化體育班競技成效。除感謝各校努力付出外,也感謝議會支持市府預算,以及體育總會與各單項委員會推展臺中市運動發展。為獎勵績優運動選手,提升競技運動實力,市府日前也宣布「臺中市績優運動選手培訓獎助金發給辦法」再加碼針對教育部中等學校學生運動聯賽最優級組獲獎選手提供培訓獎助金,並自112學年度起適用,鼓勵學校運動團隊不斷超越自我,為臺中爭取更多佳績。
-
臺中市國際教育策略聯盟學校 熱情赴日姊妹市鳥取進行國際交流
2024-07-08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219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積極推動國際教育,由本市12所國中組成的「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推派學生組團到海外國際教育交流,因疫情影響中斷了三年,今年恢復舉辦,4所國中17名師生7月11至14日赴日本鳥取縣進行國際教育交流;教育局主任秘書(5)日在立人國中為這些師生授旗,表達對國際教育交流的支持與鼓勵,期勉孩子成為最好的國民外交使者。 教育局主任秘書郭明洲表示,國際教育學習交流是本市重要施政項目之一,透過各級學校與其他國家交流互動,開拓雙方師生國際觀,提升學生及老師們的眼界,並能達成友善國民外交目的。 教育局指出,本次由立人、后里、育英、福科國中推派學生代表到鳥取縣進行學習交流活動四天,體驗鳥取在地文化、地標及自然生態;此次活動由日南國中承辦,並由立人國中校長舒富男帶隊,四天交流活動行程緊湊,學生將進入岩美中學、倉吉西中學實際體驗不同文化之教學方式、情境,也帶著薩克斯風、直笛、柳琴、吉他等樂器表演台灣和日本的樂曲,並安排入住日方學生接待家庭一起生活。 日南國中校長鄭清埄表示,「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的學校所組成「國際教育課程發展」學習社群,於疫情期間仍經常聚會,除了分享各校在疫情期間推動國際教育的經驗,專書閱讀、線上交流方式、線上跨國學習課程等。 參加本次交流的立人國中同學羅珮滋說,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的交流,能夠體驗有別於日常的文化與風景,並且跟當地中學交流,有了同儕間的互動在學習過程中也增加了趣味。 后里國中的林郁承也表示,很高興有這次難得的機會,會積極配合師長們的指示,在日本交流期間認真學習;同時也會與日本學生分享臺灣的風俗民情,促進彼此的交流。 福科國中的黃子融及育英國中的黃稚媗都反映,參加日本鳥取縣4天的學校交流,有機會探索日本美麗的自然景觀、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以及品嚐到道地的美食;同時也能夠帶著台灣的文化、美食去與他們分享與交流的機會,一定會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