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動報導
-
中市家庭教育中心攜手企業辦講座 促進員工家庭與工作平衡發展
2024-08-02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34 次教育動態台中市政府積極打造全齡友善的宜居環境,為進一步提升上班族的身心健康與家庭和諧,增進工作效能與企業服務品質,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與8家知名企業合作辦理優質企業友善家庭系列講堂,邀請重磅級講師進行生活的案例分享,讓企業管理層及員工察覺情緒發現問題,學習表達在職場、家庭的人際互動與經營,建立更健康的職場與家庭生活。 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台中市總人口數已達285萬人,人口持續正成長,台中市也多次受媒體評比及網路票選為台灣最宜居的城市、年輕人最想移居的城市之一,市府積極打造全齡友善的宜居環境,讓台中市民朋友願意在台中這座城市開啟人生的幸福篇章。 蔣局長說,國人看重工作,常把工作擺在優先順序,卻往往忽略了自我情緒紓解或家庭生活的經營,長此以往,不僅容易造成身心健康問題與家庭氣氛不和諧,連帶也影響工作效率與企業效能;希望經由舉辦系列講堂透過企業主共同擔任創造員工幸福感的推手,協助員工找到降低工作與家庭衝突的解方,讓上班族更好,企業也更好。 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表示,「優質企業友善家庭系列講堂」延續去年廣受企業好評之友善家庭企業聯盟方案,今年度擴大服務範圍含括工商服務業,結合全聯福利中心梧棲物流園區、微程式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村田股份有限公司、大光長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課程內容包含自我關懷、心理紓解、親職角色與共親職等家庭教育議題,幫助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與幸福感,同時將家庭價值融入企業文化中,正向回饋職場表現。 家庭教育中心指出,這項系列講座完全免費,並安排重磅級講師包括本市家庭教育輔導團資深輔導員洪銘鍵老師以「那兩個在家修行的人」為題,妙語如珠點出婚姻教育與家庭問題,中華民國生命樹教育協會王怡婷老師以打造穩固的職場與家庭基石為題,傳授自我關懷與人際互動技巧,廣受好評。 參加此項系列講堂之企業主管反映,很幸運這次參加系列課程,實際完成課程後,員工給予正向回饋問卷滿意度高,另有部分企業在本中心的拋磚引玉之下,已著手自主安排系列課程落實優質企業友善家庭的精神。有意舉辦優質企業友善家庭系列講堂的可洽臺中市家庭教育中心;有關家庭教育中心的課程或精彩活動,請關注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或官方Line(ID:@tcfamily)訊息。
-
臺中市113學年度市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校(園)長布達暨交接典禮 盧市長期許校長勇於承擔 成就孩子幸福未來
2024-08-01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291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113學年度市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校(園)長布達暨交接典禮今(1)日在市政大樓4樓集會堂隆重舉行。新學年度獲遴聘校(園)長共75位,當中有連任校長21人、調任校長35人及初任校(園)長19人;市長盧秀燕除向退休校長表達最真摯的謝意,並期許連任、調任及初任校長帶領教師們共同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盧市長說,非常感謝本年度退休的12位校長默默堅守教育崗位逾30餘年,多年來為學校發展和學生教育辛勤耕耘,並祝福所有退休校長退休後的生活幸福美滿,健康快樂。 盧市長提到,她深知教育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並認為孩子教育最重要,非做不可!市府近年投注非常多預算在教育軟硬體建設上,會持續挹注資源並與所有校長攜手合作,提供適性多元教育,成就每個孩子;也期勉每位連任、調任及初任的校(園)長們發揚臺中的幸福教育,作育英才,樹立臺中市的教育典範。 代表退休校長致詞的新社區新社國小校長吳錦森表示,在教育的路上「吾願無悔」,除了祝福一同退休的校長們圓滿完成任務,並祈願今年接下聘書的校長都是稱職、有品味、快樂的領導者。代表新任校長致詞的太平區建平國小彭怡文校長則期許新任校長都能成為燦爛的陽光,照亮孩子,啟發孩子的潛能,成就校園裡每一個人的夢想,幫助孩子們成功,成就善的循環。 教育局表示,新學年度獲遴聘初任校(園)長共19位,原臺中特教教師蔡明郡出任臺中啟聰校長、原沙鹿高工教師魏有騰出任沙鹿高工校長、原大甲高工教師楊仁聖出任大甲高工校長、原烏日國中教師劉芹樺出任潭子國中校長、原后綜高中教師陳錦惠出任立新國中校長、原光正國中教師林筱玲出任光正國中校長、原梧棲國中教師顏隨勝出任梧棲國中校長、原大華國中教師羅基繕出任東勢國中校長、原西屯區何厝國小教師王勝忠出任清水區槺榔國小校長、原大里區內新國小教師張聖藝出任后里區育英國小校長、原太平區中華國小教師石曼如出任太平區光隆國小校長、原清水區清水國小教師黃杏媚出任太平區新高國小校長、原南區樹義國小教師盧詩青出任豐原區葫蘆墩國小校長、原東區力行國小教師羅睿騰出任龍井區龍海國小校長、原退休校長張美雲出任大肚區大忠國小校長、原太平區宜欣國小教師彭怡文出任太平區建平國小校長、原西屯區上石國小教師閔柏惠出任北屯區廍子國小校長、原北區健行國小教師陳美鳳出任大安幼兒園園長及原太平區車籠埔國小教師劉冠吟出任大肚幼兒園園長。 榮退校長共12位,分別為臺中啟明廖連喜校長、潭子國中蔡玉玲校長、立新國中張嘉亨校長、北屯區東光國小鄭人榮校長、梧棲區中正國小洪秀菊校長、大安區三光國小蘇麗娜校長、新社區新社國小吳錦森校長、大安區大安國小許瑞芳校長、北屯區北屯國小蔡添財校長、大肚區大忠國小王秋發校長、太平區建平國小蔣東霖校長及新社區大南國小謝政隆校長。
-
名古屋市高中生大使團再訪臺中
2024-07-31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60 次教育動態日本名古屋市政府甄選的20名高中生大使團於本月27至30日來臺中市進行短期的研修與見學活動,今(31)日拜會臺中市政府,由教育局郭明洲主任秘書接見,表達歡迎之意,並希望未來臺日青年間能有更多相互交流及學習的機會。 臺中市目前有51間學校,與17國締結130校次姊妹校。疫情解封後臺中市與日本學校無論在線上或者實體的交流上往來密切,教育局也於113年成立了國際教育中心,協助各校發展國際交流計畫及媒合國外的夥伴學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夥伴學校來自日本。 郭主秘表示,非常歡迎來自日本的高中生大使們,去年市府也接待來自名古屋的高中生大使,今年再次接待,倍感親切。這次的交流活動為日本來訪的高中生們提供獨特且難得的機會,包含到訪市府前去參訪臺中家商及豐原高中,與臺灣的學生們交流心得與感受,希望能透過年輕世代的交流,延續長久以來臺灣與日本的友好關係,而本市的惠文高中為教育部國民暨學前教育署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交流聯盟第四區辦事處,也可透過他們協助媒合學校交流。 教育局指出,名古屋師生在參訪豐原高中及臺中家商的過程中,受到兩校學生熱烈的歡迎。校方也安排了校內精彩的「以零食會友」交流活動,雙方學生透過介紹本國的零食,增進彼此情誼。此外,也帶領名古屋高中生進行傳統麵食手做體驗、參觀臺中老城區及極富在地特色的光復新村,讓名古屋高中生深入的認識本市的今昔風華。過程中,本國學生們也擔任起翻譯的責任,向日本學生們介紹在地風俗,雙方交流甚歡,也在無形中深化兩國情誼。
-
提升校園口腔保健知能 中市教育局與牙醫師公會共同辦理口腔衛教研習營
2024-07-31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69 次教育動態為讓口腔保健的觀念向下扎根,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每年與本市民間團體合作推廣口腔衛生教育,112學年度臺中市中小學學生未治療齲齒率平均率較111年度下降2.39%;教育局持續加強推廣正確口腔保健衛生觀念,今(31)日與臺中市在地牙醫師公會合作,在臺中市牙醫師公會會館舉辦校園口腔衛教研習營,實體與線上力推口腔保健觀念。 教育局長蔣偉民說,孩子的牙齒健康從餐後潔牙與口腔保健做起,教育局持續透過社團法人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協助派駐校牙醫進行校園口腔衛教及辦理潔牙微電影等相關競賽,幫助臺中市學生及早養成正確的觀念,培養一輩子的好習慣。 教育局指出,這次教育局與臺中市在地牙醫師公會合作的口腔衛教研習營,結合實體與線上方式,提升學校教師及護理人員口腔照護知能,培育本市口腔衛教專業人才,線上報名尤其踴躍已額滿,實體及線上已逾300人。 教育局表示,要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就必須從最基本的口腔衛生做起,培養學童們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是邁向口腔健康的第一步,希望透過這一次的研習,向學校第一線教育人員傳授最新氟化物防齲觀念、鄰接面牙線操作及衛教知識,除增進本市教師及護理師對於推廣口腔衛教的專業度外,亦提供實務演練與互相觀摩交換心得的平台。
-
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成績出爐 中市10位金牌選手獲總統及教育部長表揚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52 次教育動態台中市政府已連續6年獲得中央評鑑技職教育成效「優等」的最高殊榮,技職教育推動成果獲中央肯定,最近由勞動部主辦的職業訓練與技職教育年度盛事「全國技能競賽」結果出爐,台中市參賽的14校國、高中學生102人計53人獲獎,抱回10金11銀6銅的佳績,前3名選手日前接受總統賴清德、勞動部長何佩珊及教育部長鄭英耀頒獎表揚,表現非常亮眼。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技職教育且用心扎根人才培育,在國中小階段積極設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滿足更多國中小學生職業探索需求外;在高中職階段,陸續在山區、屯區及海區建置「技術教學中心」,透過教學的精進及設備的改善,培育出更多新世代所需的技職人才。 教育局指出,臺中市技職選手在本屆「全國技能競賽」競賽中共有27個職類獲獎,青年組部分,取得8金、11銀、6銅、1個第四名、10個第五名及10個佳作的成績,由臺中高工及僑泰高中包辦「機器人系統整合」及「國服」兩職類的前3名;沙鹿高工由余佩蓁、余佩芸雙胞胎姊妹帶走「汽車噴漆」職類的金牌及銀牌;另大甲高工則有林子捷同學拿下「展示設計」金牌。 青少年組部分,以溪南國中「機器人」職類表現亮眼,由學生林展榮及黃信恩摘下金牌、林新富及吳念恩獲第五名之殊榮;居仁國中學生呂學翊、崇倫國中學生林書霆、大墩國中學生鄒依婕分別拿到「電子」職類第五名、「網頁技術」職類第四名及「花藝」職類第五名的成績。 蔣局長說,技職學生這次參賽結果優異,值得嘉許,教育局也會持續透過國中小階段的「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技藝教育課程」及高中職階段的傳統「建教合作班」、新興模式的「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及「技術教學中心」等策略,加強人才培育,為在地產業提供優質人才。
-
中市深耕藝術美感教育 東海國小獲頒游藝亮點學校獎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941 次教育動態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大肚山上的東海國小,繼去(112)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績優學校獎」後,今年又獲頒廣達《游於藝》計畫的「游藝亮點學校獎」。廣達文教基金會於(27)日在廣達研發中心舉辦第15屆《游於藝》獎頒典禮,東海國小受邀出席並接受殊榮,與其他19所獲獎學校共同分享他們在美感教育推廣方面的成就。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美感素養,尤其注重豐富偏遠地區學校學生的藝術體驗,教育局積極整合各界資源,鼓勵學校運用主題展覽融入跨領域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多元的藝術饗宴。 教育局與廣達文教基金會自105學年度起合辦《游於藝》巡迴展至今已邁入第8年,舉辦校園巡迴展覽達126場次,每一年度參與巡迴展的師生及家長總人數多達上萬人。另引領全國首創以行動列車到校巡演服務的《游於藝-巡演列車》,自110年起已完成46所偏鄉學校巡演,受惠學校師生數更累積上萬餘人,為偏遠學校師生美感素養提供資源與養分,讓美感向下扎根 (活動影片:https://youtu.be/cVzjQg6AdK0?si=tdYlQLZQAHNkhNyF)。 東海國小校長林筆藝表示,學校自104年創校以來即致力於推動藝術教育,並以「普及化深耕藝教」為理念,涵蓋音樂、表演和視覺藝術課程,從107年開始,每年舉辦的《游於藝》主題展覽不僅是學校的重要藝術盛事,疫情期間創新推出線上美術館,讓學生能夠在家中持續參與藝術學習。 東海國小主任張郁棻分享,學校積極拓展藝術教育資源,包括安排學生參訪國立美術館和臺中國家歌劇院等藝術場館,並推動教師跨領域合作,開發創意多元的課程。此外,透過「游於藝社區日活動」邀請社區民眾參觀學校展覽,由學生擔任導覽志工,學校努力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在社區中播下美感教育的種子,期許繼續為藝術教育的推廣貢獻更多力量。東海國小自創校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藝術教育,繼去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績優學校獎」的殊榮後,今年又榮獲第15屆「廣達游藝獎游藝亮點學校獎」獎項,讓長期推動藝術教育的親師生都備感榮耀!
-
中市杏壇展芬芳,6名教育人員、1學校團體獲頒「杏壇芬芳獎」
2024-07-29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04 次教育動態為表揚具教育熱忱並在崗位上貢獻卓越的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特別舉辦「杏壇芬芳獎」評選,臺中市今(113)年共有6位教育人員及1個團體獲獎,個人獲獎者包括市立文華高中教師梁玉龍、臺中家商教師劉明月、大甲高工校長簡慶郎、太平國中教師黃雯雪、光正國中教師張惠琴,以及南區信義國小幼兒園主任楊麗環;團體獎獲獎者為臺中二中媽媽聯誼會。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繼師鐸獎之後,臺中教育人員服務熱忱與優良事蹟再獲中央肯定,每位獲獎者都因其溫馨且動人的事蹟,為教育事業注入了芬芳氣息,感謝這些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犧牲奉獻的教育工作者與團體,他們用心、用愛陪伴孩子們成長,為學生創造美好的教育環境,這些得獎者不僅是臺中市教育界的驕傲,更是教育的典範與學習的榜樣。 教育局指出,文華高中梁玉龍老師以「我一定把你教到會」的堅定信念和教學才華,將複雜的化學課變得生動又有趣,並用熱忱的教學感染學生,在學生心中,他是良師中的「梁」師;臺中家商的劉明月老師溫暖的班級經營風格和對學生的無私關懷受到肯定,她積極參與學生活動,當學生遇有困難,即會協助學生尋找社會資源,如一輪明月般,陪伴學生成長。 教育局表示,大甲高工簡慶郎校長致力於推動工業教育的創新發展,並鏈接學校與地方產業,實踐「在地人才,在地培育;在地產業,在地用才;扎根臺中,接軌國際」的願景藍圖;太平國中黃雯雪老師注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校外學習活動,還自費聘請專業團隊進行營隊,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 光正國中張惠琴老師長期指導學生參加閩南語演講比賽,展現其對教學的熱情與專業,並以身作則親自參與比賽,不斷提升自我專業素養,成為學生學習的典範;南區信義國小附設幼兒園楊麗環主任是孩子們口中的羊咩咩主任,曾獲921救災有功人員、104年師鐸獎等獎項,教書生涯中獲獎種類多元,仍低調行事,待人以誠、待人以禮,樂觀面對生活挑戰,積極幫助面對困境的孩童及其家庭。 獲得團體獎的臺中二中媽媽聯誼會由家長們自發倡議而成立,致力於幫助孩子們適應高中學習環境並激發其學習動力,不僅出錢設立獎學金、完善學校設備,還出力陪伴,建立「夜讀三點」系統,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協助學生追尋自己的目標。
-
美哉校園!中市校園建設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大獎
2024-07-26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072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校園建設屢獲大獎!「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23)晚在臺北君悅酒店公布得獎名單,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提報5所校園建築工程參賽,全數獲獎,抱回1座最高獎項「卓越獎」、4座「金質獎」。教育局工程營繕科長蔡亭孟出席領獎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校園美學與安全,近幾年臺中市的校園建設不但美觀又安全,讓孩子們開心上學、安心上課,市府會持續精進,讓校園建設更美好。 由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主辦的「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全國各縣市參賽,臺中市成績特別亮眼。教育局表示,盧市長非常重視教育,111年獲《天下雜誌》評比為全國「教育王」,全臺施政評比,其中教育施政也是金獎;盧市長為了讓孩子在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習,市府的教科文預算高居市府總預算第一位,以最多的預算挹注教育軟硬體建設。 教育局指出,這幾年臺中市以創新手法規劃具有生態、節能、健康及美學特性的校舍,帶給臺中市學子們兼顧美觀又安全的校園生活,這次提報的5所學校在規劃設計上各具特色,抱回大獎,備感榮耀。 教育局指出,獲得卓越獎的「廍子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多層次活動空間,教學和行政區分別形成東西兩個合院,校園活動和公共空間格外明亮又有親和性,所有合院沿園道配置,動線清楚流暢。 獲得金質獎4所學校,「太平區新高國民小學二期校舍及活動中心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保護幼苗,延續一期校舍設計概念環抱著戶外綠地廣場,讓學生在良好及安全的環境裡學習與成長。「后綜高級中學國中部老舊校舍改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在地性,擷取在地元素馬場與薩克斯風創造特色校園,建築的趣味性兼顧既有校園建築外觀整體性。「沙鹿區鹿陽國民小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大肚山麓下的桃花源小學,臺中市西海岸平原中心,大肚山麓下科技叢林裡的桃花源小學,打造學校未來發展特色。「南興國民中學第一期校舍新建工程」設計理念為都市連結、綠意呼應、資源共享,以枝枒舒展的姿態做為行政棟立面造型自明語彙,創造校園永續及互惠,共好的新課綱精神。 教育局強調,新設校園皆加入綠建築設計理念並要求綠建築銅級以上,結合市容拉近與社區距離並融入地方,打破以前封閉校園的思維融入社區,並重視校園安全性,讓學生安心安全的上學。
-
食農教育扎根校園 中市教育局攜手農試所培訓種子師資
2024-07-16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27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持續深耕校園食農教育,今年暑假安排三場次食農教育增能課程,今(16)日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訓練中心舉行第一場課程,共計40名高中職以下的教師、營養師及承辦午餐相關人員參與,透過此次研習培育食農教育種子師資,提升學校教師農事教育觀念與專業知能,進一步推展與融入學校課程教學中。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盧市長相當重視教師增能,投入資源鼓勵學校為學生的食農教育扎根,提升教師專業有利學生的學習,教育局為發展多元教學資源,本次課程由教育局與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共同主辦,除了安排校園蔬菜病蟲害友善管理及食物保存、加工技術課程;亦教導學員認識適合校園栽種蔬果類與栽培要領及校園堆肥課程,實踐校園環境永續利用,讓學員更了解國內農業新興技術與觀念。 教育局表示,透過本次食農教育種子師資培訓課程,讓學校人員有機會與農政單位對話交流,不僅提升臺中市學校人員食農教育知識與技能,亦藉由農業部農試所的專業大為開拓眼界,後續由學員帶回學校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建立學生正確的營養知識能力,涵養感恩、尊重生命與永續發展之態度與習慣。
-
沙鹿高工推動永續淨零有成 囊括臺美生態學校綠旗及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學校組優等
2024-07-15 教育局 報導點閱數:1110 次教育動態臺中市沙鹿高工以近20年落葉堆肥為核心的經驗進行多面向的落實推動與發展,連續四年(108-111年)獲得臺中市推動食農教育績優學校,從中累積能量,在校長黃尚煜帶領下,最近囊括環境部與教育部共同辦理的臺美生態學校綠旗及環境部辦理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學校組優等獎! 教育局表示,面對氣候變遷配合中央法規、響應國際淨零趨勢及兼顧城市永續發展,沙鹿高工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2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SDGs13氣候行動及SDG17多元夥伴關係推動環境教育,教育局將持續鼓勵學校透過教育面推動永續發展、環境教育及營造淨零韌性校園建構。 教育局指出,生態學校是中央為各級學校所設計的環境管理、認證以及永續發展教育計畫,協助教育者將永續理念及整合性思考融入於學校經營與課程發展的機會,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基本理念,沙鹿高工透過執行「消耗與廢棄物」、「健康校園」、「永續食物」之環境路徑推動環境教育,成為臺中市第一所取得最高等級綠旗的學校,值得讚許。 沙鹿高工長期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教學課程,師生共同研發綠色技術,如自動澆灌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善用技職學校所學使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和環保意識,節省環境資源;而校園內也善用閒置空間,設置大型落葉堆肥場域,運用菌種、廚餘堆肥、落葉堆肥等種植蔬果,長年關懷弱勢進行送食服務並推廣至其他學校關懷社區,以行動支持循環經濟,讓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低碳綠生活校園典範,獲得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 沙鹿高工黃尚煜校長表示,學校每年有逾60位學生投入環境教育志願活動,每年培育逾228位環教學生種子,以技術為本推動環境教育理念;學校也透過清除停留教學區之鴿大便-移除外來廢棄物,營造健康好校園、廢棄物再利用-創作廢物不廢,延續物命及珍惜食材、栽種食材及有機資材推廣三項行動方案推動校園環境教育。 教育局表示,沙鹿高工全體師生落實環境教育,從看似簡單卻不易推動的課前、課間打掃,每日兩次(上午以及下午打掃),讓學生透過對環境認同進而願意化作主動服務,將校園環境維護好當作本分,對於每日的資源回收工作,雖無法做到完全源頭減量,但轉廢為寶、友善校園愛地球等理念卻深植每位師生心中,不讓塑膠微粒流入大海影響海洋生態,以扭轉氣候變遷,值得各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