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別急著逃! 消防署「保命3步驟」在床上請轉身趴下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台灣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地震高風險區,要如何防災、避免地震,成為全民常識。消防署指出,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躲在桌下或是牆角;若在室內應優先保護自己,不要慌亂逃出戶外,若在戶外,則相對安全,應拿起隨身物品保護頭頸部,靜待地震結束。
消防署在「消防防災館」網頁(https://www.tfdp.com.tw/cht/index.php?)詳細說明地震防災知識,分三大部分「災前的準備、災時的應變與災後的整理」。災前準備,包括事先了解自家的風險,建築是否老舊?位於土壤液化帶?是否有瓦斯管線等;另外也建議固定好家具、準備「3日份的防災包」,和地震相關保險。
災時應變,地震搖晃時,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應優先保護頭頸避免受傷,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如果就近有掩蔽物,就直接躲進去,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但需注意牆壁上頭是否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若地震時在戶外,相對較安全,盡可能放低重心蹲低,拿起隨身物品保護頭頸部,靜待地震結束,千萬不要嘗試跑入戶內。若地震時在開車,應馬上安全減速,開啟警示燈,靠路邊空曠處停車,確認地震停止後再繼續前進。
若地震時在床上,請繼續待在床上、保持警覺,轉身趴下並隨手拿起枕頭保護頭頸,慌亂起身避難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危險,直到地震結束確認安全為止。若在廁所,也不要急著離開,建議要把身體壓低,持物品保護頭頸部。
災後整理部分,先確認家人是否平安、是否有斷水斷電等,若是受困,不要輕舉妄動,請保持冷靜,確認自己有沒有受傷,並打119或「製造噪音」,再想辦法讓外面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情況。
原文: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62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