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光「鱻魚食堂」學食魚。永續
報導日期:2023-03-06
報導單位:北屯區 東光國小 學務處
點閱數:299
新年月的第一場飲食教育活動安排「鱻魚食堂」課程。
學校食農教育課程規畫安排從低至高年級由淺至深滲透融入,課程中引導孩子從餐桌上原型在地食材入手,除了認識在地食材外,也學習以保留營養和風味的原則下,進行自煮技能的練習,提升對食材的喜愛和能力養成。
孩子從低年級的「種子」入門,再到中年級種類豐富的當季「蔬菜雜糧」,高年級逐漸拓展飲食視野加廣加深,五年級跟隨海洋.永續環保議題,安排了「知魚、懂魚和學吃魚」新主題「鱻魚食堂」食育活動。
從超商市場好取得的魚種「臺灣鯛」和「金目鱸魚」作課程設計主角,從了解捕撈和養殖水產的優缺點、大中小型魚的選擇開始走進食魚教育的學習世界,孩子需要認識魚的整體結構進而學會判斷1.新鮮度2.取魚肉下刀的位置3.最大化的完整利用整尾魚4.不同部位材料的質地和取得方法。
「掌刀手」需要沉穩安全熟練的從側線上劃一刀,再拉起魚皮刮下收集魚肉、「調味魔法師」精準的秤量過五關拿取調味關鍵步驟是難分難捨的蛋黃蛋白分離,順利取得蛋白可增加魚丸的黏稠度「擀皮手」則是用厲害的手感製作「魚餅」的米麵皮。孩子學習從取魚肉、攪打魚漿、塗抹到製作「魚餅」,再用虎口擠球或手揉出一顆顆手工美味的彈力「魚丸」,美味的餐桌鱻魚饗宴,一魚2吃魚味猶存,開啟孩子對陌生的海洋和永續領域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