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報導日期:2022-03-22
報導單位:大雅區 六寶國小 輔導主任
點閱數:314
本學期的週三進修研習,輔導室特地安排一場輔導知能研習,現今教師都有高超的教學技巧,但面對班級內層出不窮的學生行為及情緒問題,才真的是考驗著教學現場的老師們。
所以學校邀請了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科兼任講師金群豪到校分享,金老師先問了老師們,請他們說出現在孩子的特質,並引導老師們思考孩子們渴望什麼?而身為老師的我們又渴望什麼?還以幽默風趣的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他以前對於上課睡覺的大學生都採取嚴苛的方式對待,後來抽絲剝繭找出學生背後的動機,才能更同理學生睡覺的真正原因,於是相信學生的初衷,但卻無法認同他的外顯行為,所以也跟著切入本次的研習主題—<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認識孩子的行為目的>。
金老師先跟大家分享阿德勒的教育理念,阿德勒因為《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又重新被大家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包括: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態度,了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運用鼓勵、自然後果等方法去回應孩子的行為,培養獨立、負責的孩子。
在阿德勒觀點中,人生來就會遭逢各種挑戰並感到自卑。但人也擁有克服困境與超越的動能,也相信人生來就不完美,即使是這樣,但依然擁有自信並願意與他人合作。人類許多的外顯行為就像冰山一角,我們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冰山,卻忽略在水面下看不見的部份,就像老師們在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時,礙於眾多因素,只處理了當下的狀況,而沒有去探究行為後面的真正動機。研習中金老師搭配許多的短片讓老師更能理解艱澀的教育理念,學校希望透過實務與理念結合的研習活動,讓老師在班級內與孩子們學習共好,讓孩子們得到歸屬感及卓越感,同時創造教師、家長及孩子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