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制網路霸凌 , 永保校園安寧
現今因為電腦科技發達與通訊設備的普及,使得一些網路霸凌行為透過電子郵件、網路貼文或手機簡訊等方式,在校園環境中蔓延。為了教導學生如何正確善用電腦網路,而又能遵守資訊倫理與科技使用的相關規範,避免誤觸法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校特別申請台中「張老師」中心---讓愛延續2022校園講座 , 邀請林孟君老師蒞校宣講「青春不迷網-網路樣貌【防制網路霸凌】」,讓孩子從生活案例中瞭解網路霸凌的影響和嚴重性,進而找出有效的預防與因應策略。
網路霸凌指的是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影片等形式,持續的對他人嘲笑、辱罵、騷擾、毀謗或威脅,造成對方身心靈傷害的網路不當行為。經常在校園中見到的網路霸凌行為包括像是,在網路上留言嘲笑某位同學的長相或穿著、上傳他人出糗、被欺負、移花接木,或不雅的照片與影片;張貼羞辱、謾罵的文字;散播不實謠言;或爆料他人隱私、舉辦線上惡意投票,或是成立「反某人社團」等。而學生會開始對他人施以網路霸凌,大部分是由於現實生活的問題,比如兩人之間相處不愉快,衝突進一步延伸到網路世界中。由於網路可匿名、不用面對面的特性,平日生活中的乖寶寶,使用網路時可能會展露另一面的性格。比如說,有些在網路上出言不遜的孩子,現實生活中可能沒有任何實際欺凌行為。網路霸凌行為可能會單獨或一起出現,不管哪一種,都構成網路霸凌的行為。而面對網路霸凌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截圖保存所有事件的資訊與證據,並尋求父母或老師的協助。
網路霸凌比傳統霸凌更具傷害性,被霸凌者有時會出現憂鬱、沒自信、失眠、頭痛等症狀,甚至會引發自殺念頭及行為,真的是要特別重視與防範。為了讓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消除網路霸凌,更需要政府、網路公司、校園和家長,一起努力共同合作防治,才能建立真正友善和諧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