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火光 - 琉璃鐵藝轉太平 成果亮相!!
工藝火光,琉璃鐵藝轉太平
本校今年參與「114藝術家到校—營造美的角落」計畫,在教師周品言的規劃與推動下,以在地五金文化為核心,結合玻璃工藝創作,邀請藝術家張雪鳳進校授課,帶領五年級學生展開一趟跨媒材的美感探索之旅。本次成果展以《工藝火光,琉璃鐵藝轉太平》為主題,呈現孩子們從認識在地、動手創作到完成作品的豐收成果。
◆認識家鄉產業 從文化出發的美感教育:
活動從「我的家鄉太平」課程導入,引導學生了解太平區在五金加工與鐵工藝產業上的重要地位。透過張雪鳳老師的講解與示範,孩子們認識金屬與玻璃的特性,理解火熔塑形及金屬線編織的技法,並從中發現家鄉產業與藝術創作的連結。
◆琉璃 × 金屬的跨媒材創作 亮眼成果吸引目光:
在藝術家的指導下,學生親自操作噴燈、熔融玻璃並塑形成色彩繽紛的琉璃珠,接著利用金屬線編織技法,將鐵工藝的堅韌與琉璃的透亮完美結合。這些作品被設計成燈飾、植栽架、裝飾小物等多元形式,透過異材質結合展現地方工藝美感。
成果展中,孩子們的作品以裝置藝術與燈光呈現布置於校園「美的角落」,在光線映照下,琉璃透亮的色澤與金屬線條交織成優雅的視覺效果,吸引現場嘉賓的目光。本次成果展不僅是學生的學習紀錄,更使校園成為連結社區的藝術平台,讓美感教育從校內延伸至社區。
◆深化素養與文化認同 美的種子扎根太平:
透過一系列跨媒材工藝課程,學生從觀察、設計到實作,體驗工藝精神與創作過程,培養了美感覺察、創作表達與問題解決能力。同時,也在作品中融入家鄉產業的元素,深化對太平在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周品言老師表示,本次計畫讓孩子不只學會技法,更學會如何欣賞文化、表現文化,而藝術家張雪鳳的加入,更使課程充滿活力與專業性,為校園帶來深刻的美感轉變。
《工藝火光,琉璃鐵藝轉太平》以火光點亮創意,以工藝連結文化,讓孩子的作品在校園開出一朵朵美的花。太平國小將持續推動藝術與地方文化教育,期望讓更多學生在學習中看見家鄉、認識自己,並在藝術中找到成就與自信。
◆活動成效與未來展望:
本次「藝術家到校—營造美的角落」計畫展現了卓越的教育成效。學生在跨媒材工藝操作中,不僅提升了動手能力與創作技巧,更能主動觀察、討論並分享自身的創作想法,展現高度的學習投入與自信。透過實際觸碰火熔、編織金屬及組裝作品,學生體會工藝的細緻與專注,並在過程中培養耐心、協作能力及美感判斷。
未來,太平國小將延續此次合作經驗,持續深化在地文化融入課程的方式,並積極尋求更多跨領域與藝術家合作的可能。學校期望將校園打造為一座活的藝文空間,讓學生在日常中便能接觸藝術、理解文化,並透過多元媒材創作發展個人特色。未來將持續推動美感教育向下扎根,使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都能以更開闊的視野欣賞家鄉、擁抱文化,並將創意的火光延續與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