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來思考邁向國際舞台
「未來不是明天的事,而是今天我們選擇怎麼生活。」臺中市西屯國小以「未來思考(Futures Thinking)」為教育核心,持續將創新、永續與跨域融入校園課程,從校內教師專業成長到國際學術發表,展現教育現場具前瞻性的實踐成果,成功站上亞太教育的國際舞台。
2023年秋天,西屯國小開啟了一場關於「未來」的教育行動。彭偉峰校長特別邀請台灣「未來學」權威——淡江大學宋玫玫教授蒞校,為教師團隊開設工作坊。宋教授以「未來思考」為主軸,帶領教師透過情境推演、趨勢分析與回顧式前瞻(backcasting)等方法,培養在不確定世界中想像與設計未來的能力。這場培訓不僅激發教師對未來教育的創意思考,也成為西屯教育創新的種子。
這份能量延續至今年十月。在淡江大學舉辦的 亞太未來學聯盟年會(APF Asia-Pacific Futures Network Conference) 中,宋教授特別邀請西屯國小呂筱晴老師發表演講,主題為:
🎨 「西屯國小跨域展覽的未來學實踐」
(The Futures Studies Practice of Situn Elementary School’s Cross-Disciplinary Exhibition)
呂筱晴老師以「藝術與課程設計」為核心,分享學校如何將未來學概念融入跨領域展覽。學生從生活出發,觀察校園與社會議題,透過創造性的展覽設計,進行對未來的想像與回應。在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以「回顧式前瞻」的方式描繪理想的未來,培養「未來素養(Futures Literacy)」,讓校園成為一個能實驗、能對話、能共創的未來學場域。
宋玫玫教授在會後特別表示:「西屯國小的實踐讓許多國際學者深受感動,他們看見了未來學在教育現場中被真實落實的可能性。這是臺灣教育走向國際未來對話的重要一步。」
西屯國小長期以「永續」作為教育品牌核心價值,將「關懷、創造、想像」視為學生成長的三大軸線,從課程設計到校園行動,鼓勵孩子以藝術思維與創造行動培養責任感,並以未來思考回應世界的變化。
在西屯,教育不只是課程的推動,更是一場共同創造的未來行動。
透過「未來學」的實踐,孩子們學會觀察變化、設計未來、實踐想像,讓校園成為會發光的地方,一個正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