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勝過指令 理解勝於焦慮
后里國中輔導室於10月17日晚間舉辦親職教育講座,吸引眾多家長進場聆聽。本次活動再度邀請新社高中輔導室主任董文章擔任主講人,以「α世代學習新風貌」為題,結合十二年國教現行制度,講述孩子素養導向學習的適性培育,以及家長在親子關係與陪伴策略上的實作方式。董主任以風趣風格、生活化語言闡述複雜議題,講座過程中笑聲與掌聲交錯,氣氛熱烈。
面對身處高速數位浪潮的α世代,董主任點出「世代差異帶來的教養焦慮」,孩子把線上遊戲視為社交與學習場域、動機變動快速且擅於使用便利工具、遇問題多半直接向AI提問而減少自主檢索、對效率的追求使其拒絕冗長等待。他提醒家長應避免以「過去的經驗」抵抗「現在的現實」,若不理解科技脈絡,教養衝突就會持續累積。
談及升學議題,董主任也以實務經驗詳細說明免試入學超額比序與各項就學管道,並強調家長不是「外圍支援者」,而是孩子成長歷程中最關鍵的合作夥伴。他直言:「親子的觀察與陪伴,比一句建議更能改變孩子的學習軌道。」講座中,親子溝通技巧成為全場焦點,不少家長一邊聽講,一邊低頭筆記。
為讓家長更貼近青少年心境,董主任以「星星王子」角色轉化,透過星座分析作為溝通隱喻,建議父母在孩子自我探索階段,應多傾聽、慢指教,讓孩子在被理解的前提下自行找到答案,勝過急著替他們決定下一步。此段分享獲得許多家長共鳴,會後依然有人留下與講師討論。
講座亦觸及家庭中的手機控管議題。董主任指出:「沒有手機不等於不能上網,沒有手機也不等於不能學習。」他呼籲家長重新思考:究竟是要「控管手機」還是「管理時間」?若孩子所有成就感與歸屬感皆來自手遊世界,才是真正的風險。他建議延後給予手機的時間點,並藉由親子共同訂定可執行的時間管理方案,建立健康使用的習慣。
由於時間有限,仍有不少議題無法延伸深入介紹,家長回饋踴躍,希望學校未來持續辦理更多專題講座。輔導室表示將規劃後續課程,協助家長在陪伴與界線之間找到平衡,用理解與對話取代指令與對立,與α世代站在同一起點上看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