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坐擁世界
眾所皆知,英語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超過70個國家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生成式AI用大數據告訴你學習英語可以培養思辨力與開放視野,在與科技相輔相成之下,英語是一條擁抱世界大門的捷徑。
岸裡國小雖然英語教師少,但每一位老師都很用心地在協助孩子發展英語力。楊朝銘校長曾說:「語言學習的不二法門就是「一直講,持續講,天天講」,所以營造沉浸式情境讓學生多接觸、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就是幫助英語學習的最好利器。
校園的英語情境布置結合了晨間音樂的播放,以聲音和圖文的方式出現在學生的生活裡,走過穿堂偶爾會發現聽覺型的孩子口裡哼唱的正是晨間英語歌曲,而視覺型的孩子經過樓梯廊道也總會停下腳步說著:「咦?這不是早上打掃音樂播放的內容嗎?」。
課堂上練習的「每週一句」重複出現在學生聯絡簿是生活英語最好的實踐,搭配這些句子高頻率的出現在英語課以及與外師的對話中,透過扎扎實實的練習,一到六年級累積下來的生活會話能力想必可以提升不少。
而隨著外師的到來,減低了我們不山不市學校與都會學校學習英語的差距。孩子們對外籍教師的陌生反應,也逐漸在這幾年中蛻變為與外師相處乃稀鬆平常之事,面對外師的態度也變得更加主動積極,想和外師溝通的慾望也就成為了他們學習英語的原因之一,就像愷毅曾說:「我多會一個單字shoot,我就可以跟Teacher Leon打籃球了耶!」。
在科技當道的時代,數位載具提供了學生更多元的學習方式,英語學習也可以不再是英語本身,更融入了科技使用的趣味性。藉由「生生有平板計畫」,孩子認識了power, scan, QR code, Wi-Fi, connect等常見單字,透過反覆練習,將英語自我介紹以圖文和影音的方式分享於Padlet平台。這樣的學習模式讓孩子「看得見」自己與他人的學習歷程,並在過程中學習「欣賞與尊重」他人分享與作品。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傳遞給孩子一個訊息,「載具不只是玩遊戲而已,一旦學會使用它,它能提供你大量資源並提供你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