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障生的學習不一樣,發揮優勢能力幫助他們獲得成功
這學期的特教研習延續上個學期的主題,繼續探討對學障生的認識和輔導。上週三(10/8)下午,我們同樣邀請到中教大科學教育與應用系的陳麗文教授蒞校演講。她首先說明學障生的特徵,然後告訴我們如何幫助學障生。雖然鑑輔會判定身障特教生的類型,學習障礙只是其中的一類,但是這個類型除了再細分為閱讀障礙、書寫障礙、數學障礙三種類別,實際上卻也存在很多不同的樣態。
他們的障礙來自於神經心理功能的異常,導致他們在記憶、理解、推理、運算等方面的困難,從而導致聽、說、讀、寫、算的困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學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焦慮強迫症,這些症狀彼此互相干擾、影響,在壓力的情況下變得更為惡化。他們之所以被鑑定為某一類別的身障生,只是因為他們在那一方面的特徵較為凸出,所以我們要全面的看待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優勢能力與弱勢能力,根據他們的需求給予適當的協助。
他們因為理解能力不足,上課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必須提醒他們進度到哪裡,或是請同學幫忙提醒,也可以把筆記借給他們看。老師跟他們說話的速度可以放慢一點,確認他們是否理解。另外,有30%到50%的學障生,同時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共病,更增加他們理解上的困難。這時,他們可能分心而做其他事情,或是干擾別人,影響課堂秩序。所以,更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協助。
陳教授提醒,要教學障生用網子好的地方去捕魚,也就是發揮他們的優勢能力來學習。例如,閱讀障礙的學障生可以用聽有聲書的方式來學習,新加坡故總理李光耀和他的女兒李瑋玲都有閱讀障礙,然而他們靠著聽力學習都能成功。其他學障的名人還有很多,包括愛因斯坦、愛迪生、安徒生、邱吉爾、畢卡索、達文西等,臺灣的名人有蕭敬騰、盧蘇偉等。他們在父母師長及自己的努力下,發揮所長,最終也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