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小梯田 幸福來發芽
在南屯幼兒園的食農課程裡,有一項相當特別的學習模式—「班群課程」。這是由同年齡的班級共同組成班群,一起種植同樣的作物。孩子們透過共同耕作、照顧與交流互動,不僅體驗了農作的樂趣,也學習到合作與分享的精神。與一般班級內的食農課程不同,班群活動是全體統一進行的,孩子們能更深入了解作物的生長習性,同時透過合作的力量,讓耕作面積與收穫量達到最大化,感受集體耕作的成就感與喜悅。這次要進行種植的是小班群,而他們要種的作物,正是當季適合栽種的—紅豆。
這次開墾的新田地也相當特別,使用的是存放了兩年多的落葉堆肥作為基土,因此土壤肥沃、養分充足,為紅豆的成長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各班在活動前幾天也已經先將紅豆浸泡催芽,以挑選發芽良好的種子,提升種植成功率。可以說,這次的準備相當充分。
活動一開始,老師先帶著孩子們聆聽工作說明。這次的工作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挖水溝。孩子們要依照班級分配的位置,在這片新田裡挖出一條條分界水溝,作為各班的田區界線。第二步,是放木頭。由於這片地帶有約十度的坡度,為了防止澆水或下雨時土壤被沖刷流失,孩子們在溝渠上方放上大木頭並加以固定,當作擋牆,使田畦更加穩固。第三步,則是播種紅豆。孩子們在整好的田畦上挖出一排小洞,小心翼翼地將三顆紅豆放入洞中,再輕輕覆上薄薄一層土壤。
完成所有步驟後,孩子們拿著水管,為新田灑下細細的水霧,幫助土壤與紅豆保濕。灑水之餘,大家還一起對紅豆說悄悄話,祝福它們快快長大、結出滿滿的紅豆。樹蛙班幼生王琪閔說:「紅豆的芽很小,所以要輕輕放,才不會把它弄斷,蓋土也要小小力。」啄木鳥班幼生李盈盈分享:「木頭很重,但我們一起搬就不會很重了!」
啄木鳥班蔡敬萱老師說:「活動開始前,老師透過繪本《小種子》引導孩子認識種子,知道種子在土裡需要陽光、空氣與水分才能發芽。園長爸比和嘉嘉老師帶領孩子挖水溝、搬木頭,孩子親手種下紅豆時非常專注與細心,他們表現出高度的參與熱忱,主動舉手協助各項工作,雖然手上沾了泥土,但大家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最後,大家一起澆水,希望紅豆快快發芽!」樹蛙班劉彥麟老師說:「紅豆育苗成功啦!今天,在園長爸比的帶領下,我們小班的寶貝們一起出任務,把發芽的紅豆寶寶種進土裡。老師先讓大家看看已經發芽的紅豆,孩子們驚呼連連:「發芽了!」「有白白的耶!」每個小小臉龐都寫滿了驚喜。接著,我們出發到紅豆的預定農地,跟著園長爸比的指令,挖土、搬木頭、種豆、蓋土,一步一步完成種植任務。看著孩子們開心又認真的模樣,老師的心也暖暖的。希望我們的紅豆寶寶快快長大,早日變成園長爸比口中美味的紅豆點心,讓孩子們一同享受自己種出來的成果!」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輪到小班一起種植紅豆了,小班的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把發芽的紅豆放進土壤中。這次特別使用校內自行培養的優質培養土來栽種紅豆,並加設擋土牆以避免泥土流失,相信成功的機率能大幅提升。」園長陳議濃分享到:「這次紅豆的種植,使用了多年累積的落葉堆肥,也借鏡以往的失敗經驗,加入木頭防坡的改良設計,因應土壤與地形的不足。接下來也和孩子們約定,如果紅豆順利長成,大家要一起做紅豆餅,分享給全園的師生。真的非常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