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海水變怪了?水質檢測初體驗
「章魚博士發現浮游生物生病了、綠蠵龜爺爺感覺水裡刺刺的、小丑魚妹妹的家正在消失……海洋朋友們紛紛發出求救訊號,是誰破壞了牠們的家園?我們能否解開這場來自海洋的環境之謎?」
海洋保育署為了培養國小學生對海域及海灘水質監測的基本觀念, 邀請國小學童一起打開「瓶中信」學習海域水質監測、認識海洋變化,用科學破解污染的真相,解開海洋的秘密!
這次的水質檢測營以「解謎遊戲」為活動教學主軸,讓學員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海水水質檢測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活動流程包括由專業講師介紹海洋生態和水質監測相關知識,以闖關活動建立學員基礎水質檢測技能與學習使用專業量測儀器。學生李昀庭表示:「這次的活動讓我學習到如何使用各種器材來檢驗水質,也讓我知道許多海洋生物的困境,非常有趣。」
接著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學員們化身為海岸特派員,動手操作儀器檢驗海水中水質酸鹼度、濁度、鹽度、大腸桿菌群,逐步解開海洋水質異狀的謎題,從而了解海洋保護的重要性。活動最後海保署還頒發研習證書,鼓勵學員們的積極參與。
學生劉宣秀最喜歡的就是採水,因為可以知道儀器的操作過程,還能了解水質。利用儀器、器材採水、並檢測海水PH值鹹度…等,一連串有趣又有知識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張祐碩分享:「這次參加水質檢測營,講師跟我們分享了一些常見會影響海洋的原因,我們做實驗檢測水裡含有多少磷酸鹽的實驗和檢驗水裡的鹽度等。讓我獲益良多,尤其收到一張意義非凡的證書,希望下次還有類似的活動。」
湯展智家長會長說:「保護海洋需要從小做起,培養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愛護海洋的意識和責任感,透過體驗營建立保育意識,一起守護我們的藍色國土。」李秀櫻校長很感謝劉玉珊老師申請這麼有意義的水質檢測體驗活動,透過實地體驗與探索,培養對環境議題的敏感度,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成為海洋守護者,共同為臺灣海洋環境的永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