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拾「師道」,從感恩與尊重開始
報導日期:2025-09-25
報導單位:神岡區 岸裡國小 輔導室
點閱數:65
又一個接近教師節的日子,「師道」的淪夷又再次在網絡上被提起,重拾「師道」,從國小教師節開始。
「吳睿凌老師啦!這學期新來的老師。」小朋友們擠在教師節海報前殷切的討論著,每個人手拿一張「認識師長」闖關學習單,就這樣,在一步一步完成尋找師長集章闖關任務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探索師長們所扮演的角色、認識校園提供的資源有多少,小至領取肥皂要找誰,大至畢業後申請成績單要找哪個處室,抑或是在學校有心事或遇到麻煩事可以如何尋求協助。這些種種,都在集章任務,一點一滴的印在學生腦海,就像四年級的鎧軒說:「我到現在才知道輔導室在哪裡耶,原來這裡可以借衣服啊」。
過去的教師重在「傳道、授業、解惑」,禮貌、品行家庭教育中就已經被要求得淋漓盡致;現在的教師在過往鷹架下,甚被賦予「重視孩子情緒價值」的能力。然情緒價值用力過度後,反而讓孩子難以掌握自己的情緒,失了分寸。所以,教師節除了首重理解師長角色外,活動著墨「感恩」,活動設計讓孩子能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師長所做的事情,學習同理師長作為,進而讓孩子們學會表達感謝。感謝卡上孩子們寫下「老師,謝謝你傷腦筋讓考試變有趣了」、「老師,謝謝你聽我說話,還幫忙我心情變好」都能看出來孩子們是在體會老師的辛苦下,由衷的表達他們的謝意,甚至低年級的小朋友們也用最童趣的色彩,畫出了對老師的喜愛和感謝。
又一個教師節,今年老師們也在兢兢業業的引導孩子們發展全人格,孩子是我們未來的中流砥柱,師道與社會的維護,還需要他們多一份體諒、感恩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