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小池塘 幼班群農作開種
南屯幼兒園近年在食農課程的推動上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成果,無論是班級的小規模種植,或是全園共同參與的大型活動,都能看見孩子們與土地緊密連結的身影。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班群活動;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是大型學校的專利,更是南屯幼兒園獨有的教學特色。藉由同學齡、同班群的合作農作,孩子們能在一起耕耘中感受協力的能量與樂趣。就在今天(16日),換幼班群來種下專屬於他們的作物。
這次要種植的作物是芋頭,而且特別選用來自大甲的嚴選品種。雖然芋頭既能水培也能土植,但為了讓它們能吸收更多陽光,孩子們首次嘗試以水培的方式進行。活動一開始,大家先在庭院集合,聆聽園長解說操作的方法。隨後,孩子們將大盆子搬到庭院中央─這裡陽光最為充足,也是最開闊的地方。不過因地勢較為凹凸不平,需要先用石頭或磚塊墊出穩固的基底,才能安置好大盆子。
接著,孩子們分工合作,來到資材區,輪流搬運九包十公斤的土,推上推車再送往種植區。卸下後,大家齊心協力將土倒入大盆子中,約填至七分滿。為了讓土壤更鬆軟,孩子們還拿起小鏟子不斷戳插,把硬塊打散,讓芋頭能更好地成長。這樣,前置工作就完成了。
種植開始,每位孩子在土壤裡挖出一個小洞,輕輕放入芋頭,再用雙手將土覆蓋並壓實,讓芋頭穩穩「站好」。最後一步是澆水,孩子們一起抓著水管,讓清水緩緩注入大盆子裡。水波在陽光下閃爍,孩子們看著水面逐漸漫上來,都忍不住開懷大笑。完成的盆子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小池塘,隨著庭院地勢高低錯落,彷彿多了一道天然的景觀,別有一番趣味。
雖然芋頭的種植步驟並不繁複,但對幼班群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場充滿挑戰與驚喜的全新體驗。獨角仙班幼生陳沛彤說:「芋頭種進去泡水,可以長得很大顆」。蜜蜂班幼生紀莘晴說:「幫忙把石頭放好,大盆子就不會倒掉。」蜻蜓班陳紫瑜老師說:「今天是蜻蜓班第一次走進農地,體驗芋頭種植的樂趣。小蜻蜓們雖然有些害羞,但透過眼神與動作,仍展現出對芋頭滿滿的好奇與興趣。即使雙手沾滿泥土,他們也不怕髒,勇敢迎接新挑戰,真的非常棒!從搬運沉重的泥土,到細心為芋頭澆水,每一個小蜻蜓都努力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任務。這段美好的農耕體驗,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也讓他們在過程中學會運用大小肌肉,培養出動手做與合作的能力。透過這次的農耕體驗,小蜻蜓們不僅收穫了滿滿的歡笑與回憶,更在泥土間學會了勇敢、專注與合作。相信這份在土地上萌芽的勇氣與喜悅,將陪伴他們繼續茁壯成長。」
瓢蟲班林玉春老師說:「今天是寶貝們第一次體驗當小小農夫,參加種植芋頭的活動。寶貝們都顯得特別興奮,就像今天的太陽一樣熱情洋溢。平時在校園裡散步時,寶貝們總是對泥土特別著迷,經常趴在地上探索玩耍。今天,他們終於如願以償,能夠真正動手「玩土」,而且還是為了親手種下自己的芋頭,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想開始動工。種植的過程中,寶貝們展現出難得的專注神情,小手小腳認真地挖土、種芋頭,臉上寫滿了期待與成就感。」螢火蟲班王雅茹老師說:「這次是寶貝們上學後的第一次種植活動,在種植前老師和寶貝們一起搬土,接著挖土、然後放入芋頭、覆土、澆水。寶貝們對於每一個步驟與環節都相當有興趣,並樂於參與其中,透過這次體驗,孩子感受到種植的樂趣,也學習到合作與付出努力的過程。」
獨角仙班張家綺老師說:「今天園長帶著我們種芋頭,在種植芋頭活動中,我們提前用繪本分享植物生長過程,使其感受種子生長的神奇,為本次活動作準備,也讓孩子更感興趣,其中以師生討論的形式,根據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孩子共同總結出種植的方法以及種子生長所需的基本條件,並以圖示記錄下來,大部分孩子較感興趣。而孩子從理論到實踐,了解種植的方法和種植工具,又體驗到勞動的快樂,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對照顧芋頭寶寶的責任感喔!」蜜蜂班何佩珊老師說:「小蜜蜂工作去!種植芋頭初體驗,我們從搬土開始,還好有大力士園長爸比幫忙,一下就搬了六包土!每個步驟都讓孩子們試一試,摸一摸芋頭的土壤、親手種下去,最後蜜蜂班連成一串,拉著水管為芋頭注入水分…,期待這些可愛的小心意,和芋頭一起成長茁壯。」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今天第一次帶幼幼班一起種植芋頭,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初體驗。發現種芋頭的技巧其實相當簡單,而在過程中,小朋友最喜歡的就是替芋頭澆水。最後完成一個小水池後,有些孩子興奮得想伸手去摸摸芋頭水,即使弄得黑黑髒髒的,他們依然玩得非常開心。」園長陳議濃表示:「這次幼班群的食農活動雖然只是種芋頭,但每一個步驟─從搬土、疊石、倒土、挖洞、種植、覆土到澆水─孩子們都玩得投入又快樂。對於剛進入南屯幼兒園才滿一個月的新生來說,這是一個溫暖的迎接儀式,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本位食農課程的獨特魅力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