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國小植物園】枯里珍的果實怎麼會有這麼多顏色?
你是否曾注意過大勇國小操場上,那些一排排像綠色矮牆般的植物?在特定時節,它們會結出五彩繽紛的果實,彷彿有人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這種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者大力推薦的植物,正是台灣原生植物——「枯里珍」。
枯里珍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過於那油亮葉片間一串串的果實。同一串上能同時看見綠、黃、紅、紫四種顏色,這其實是果實隨著成熟度變化,體內色素成分改變所致的「生理現象」。
「綠色時期」:剛結果時,果實呈現綠色,這是因為果皮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Chlorophyll)。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這時期的果實仍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黃色與紅色時期」:當果實逐漸成熟,葉綠素開始分解,原本被葉綠素顏色覆蓋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和「花青素」(Anthocyanins)便會顯現出來。類胡蘿蔔素會讓果實呈現黃色或橙色,而花青素則會讓果實呈現紅色。
「紫色時期」:當果實完全成熟時,花青素的濃度達到最高,此時花青素與細胞液的酸鹼度(pH值)交互作用,使果實呈現深紫色,這是果實達到可食用狀態的訊號。
好消息是,這些看起來誘人的紫色果實真的可以食用!老師們可以採集成熟的果實,製成美味的果汁給小朋友品嚐。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學校仍提醒大家:「採集或食用任何植物或果實,都必須由老師確認後才能進行。」
枯里珍有多個別名,如山地五月茶、山五月茶,主要分布於台灣東部海岸、恆春半島及蘭嶼等地。
如果你想欣賞枯里珍結出美麗果實,可不是隨便種一棵就行。枯里珍是「雌雄異株」,也就是說,它的植株分為雄株和雌株。雄株只會開花,而雌株才會結果。在開花前很難分辨,但在開花時,透過觀察花朵和結果形態就能輕易辨識。因此,想要它們結出果實,最好同時種植雄株和雌株。
枯里珍天生喜歡陽光,且對病蟲害和空氣污染有很強的抵抗力,加上它多變的果實色彩與濃密的灌木叢,是非常適合做為校園景觀的樹種。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對校園裡的枯里珍有更多的認識!下次經過時,不妨仔細觀察一下它那多彩的果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