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食農第一畦 馬鈴薯夢想田
南屯幼兒園的孩子們,經過兩週左右的適應期,如今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各班也開始展開豐富的學習探索。而幼兒園所重視的核心之一─「環境教育」,特別強調將農作活動融入課程,讓孩子們透過農耕歷程,發展出有趣而充實的食農體驗。本學期第一波食農活動,就由中班群的三個班率先展開,而主角則是深受大家期待的「馬鈴薯」。它不僅是現代代表性的主食之一,更能變化出多樣的美味料理,因此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選擇。
一開始的任務並不簡單─眼前只有一塊尚未整理的荒地,以及農夫熱心贈送、已經冷藏一個多月的小馬鈴薯。孩子們必須先將這片地開墾整畦,才能一步步進行移植。不過,對於「開墾新畦」這樣的工作,中班孩子早已駕輕就熟。只見大家依序輪流拿起鋤頭,一鋤一鋤挖出畦溝,再將翻出的土壤堆起來形成畦丘。過程中,不少孩子驚喜地發現土裡有蚯蚓和馬陸,更加確信這片土地肥沃又適合耕種。
完成整畦後,第二步驟就是在畦丘上挖小洞,而且每個洞之間都要保持約30公分的距離,好讓馬鈴薯將來能有足夠空間生長。孩子們十分專注地挖出大小適中的小洞,接著又小心翼翼地把滿滿的落葉放入洞中,讓土壤更加鬆軟,方便馬鈴薯向下扎根、向上伸展。接著,他們挑選發芽的馬鈴薯,先拔除多餘的小芽,只保留一個芽朝上,再小心放進小洞裡,最後合力覆上泥土。當雙手將泥土壓實的一刻,孩子們也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馬鈴薯移植。
這一次中班群的馬鈴薯種植順利完成,孩子們臉上都掛滿笑容,對未來馬鈴薯的成長更是滿懷期待。白鼻心班幼生吳芸安說:「要幫馬鈴薯挖出房子給它們住,這樣才會長大。」白兔班幼生梁耿睿說:「馬鈴薯只要留一個芽,其他都要拔掉。」松鼠班幼生陳威禎說:「放樹葉是要讓馬鈴薯長大,這樣才會變大顆。」
白兔班林雅婷老師說:「今天是園長爸比邀約白兔班種馬鈴薯的重要日子唷!工作前當然要先來做個功課,看看農夫們是如何種馬鈴薯的呢?有什麼注意事項?在3個月後馬鈴薯成熟了,又可以變成什麼美食呢?孩子們迫不急待出發去工作。『整地』勢必要先來完成,然後再挖個洞,並鋪上讓馬鈴薯舒服的葉子床,大家就得到一顆顆的發芽馬鈴薯禮物囉!小手比個讚,讓芽頭朝上,大家都做得好棒也小心翼翼的將馬鈴薯放入洞中,用自己的小手慢慢的把旁邊的土撥進來,讓馬鈴薯安全的種在土裡,期待的心情都在孩子們臉上,用心照顧馬鈴薯的孩子們就跟著馬鈴薯一起長大長高唷!」松鼠班徐素雯老師說:「今天帶幼兒到菜園,在園長和小賴叔叔協助下整理泥土,孩子親手挖洞、鋪落葉、種下馬鈴薯並覆土。小手動作稚嫩,過程卻充滿專注與喜悅,體驗播種樂趣,貼近土地,也培養耐心與責任,期待生命萌芽的收穫。」
白鼻心班江姿賢老師說:「今天的種植馬鈴薯體驗對寶貝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體驗,寶貝們一起幫馬鈴薯建造新家,之後將馬鈴薯放入並為馬鈴薯覆土,過程中寶貝們全程都自己動手來,回到班上也很開心的分享自己剛剛種馬鈴薯非常開心,接下來老師也會帶著寶貝們一起照顧與呵護我們的馬鈴薯,希望馬鈴薯好好長大呦!」保育組長蕭心慈說:「原本幼幼班的紅藜田搖身一變,變成中班的馬鈴薯田。在園長、小賴叔叔及老師的細心引導下,孩子們從整地、挖洞、鋪落葉到放入馬鈴薯,每個步驟都親自體驗樂趣。想到馬鈴薯,孩子們立刻聯想到最愛的薯條,大家都期待,明年能收成滿滿的馬鈴薯。」
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一次學校第一次嘗試種植馬鈴薯,雖然收成的馬鈴薯顆粒不大,但孩子們依然用心地整土、鬆土並小心地將馬鈴薯埋入土中。過程中,大家都滿懷期待,希望馬鈴薯能快快長大,因為小朋友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嚐自己親手栽種的薯條料理了。」園長陳議濃說:「這一次的馬鈴薯種植,從開墾整地到最後順利移植,過程算是繁瑣且需要時間。不過中班群孩子們也有豐富的經驗與技巧,所以工作起來就順利快速,再多的工作也能夠短時間完成。也希望新開闢的馬鈴薯田能夠如期待般成長茁壯,未來也要靠孩子們努力照顧,體驗農作的辛苦與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