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活動分享
綜合活動課主要是善用知識統整與協同教學引導孩子透過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建構內化意義與享利他情懷,提升自我與生涯發展、生活經驗與創新,社會與環境的生活實踐能力。
因此本班透過環境教育參觀慈濟回收站,讓孩子親身體驗,分類回收,並且由慈濟志工親臨指導分類及介紹辨別各種分類,還可以利用寶特瓶製作衣服,還有尋寶活動,在一堆像山一樣高的回收物,甚至還有許多的物品還很完整的玩具或物件,志工們喊著說可以「尋寶」哦!尋到可以帶回家,小朋友超開心的,一邊分類一邊尋寶,「哇」!真的尋到寶-新的玩具、包包、文具……
也藉著主題對家政教育的體驗,帶著孩子一起製作<小米甜甜圈>,孩子們特別喜歡,印象也非常深刻,因為導師曾經在三年級時也教過孩子,孩子也因喜歡再次要求老師一定要帶他們再做小米甜甜圈,也順應國語及社會課程的<米食文化>配合課程的需求再次帶領他們,已有一次的經驗,這次也比較熟悉製作過程,大家很順利又開心的完成,也吃的開心。
我們班孩子比較活潑、思考較有創意,反應敏捷,因此上課熱絡;有時來個笑話、有時來個高歌一曲、有時來點舞蹈,非常有創意的穿插課程⋯
也邀請家長來參與班上的課程並玩創意活動-羊毛氈活動。讓孩子玩創意並帶些藝術治療的樂趣,這個體驗課程以羊毛氈濕氈為抽象畫作媒材的過程,一起用手來探索藝術治療的學習過程。過程中,我們一起學習一些心理緊繃時的基本呼吸運動,也重氈畫轉化為聲音與肢體的表達來重新了解情緒,和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並將其體現於身體中的生活記憶。我們藉著親師生活動-羊毛氈-杯墊製作,製作過程超有療癒,透過清潔劑泡沫,再用手搓搓自己想要的造型,每個孩子搓的作品都是唯一、獨特。
綜合課程融入不同的活動讓孩子體驗不同的經驗,希望藉著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充分掌握「活」的多元性與開放性,「動」的參與性與實用性,以及「課程」結構的系統性與動態性,讓每個活動掌握快樂學習、熱烈參與為原則,力求多元化活潑化適性化,激勵孩子養成自主、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