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偏鄉中央廚房 打造午餐共好新模式
為提升偏鄉地區學生午餐品質,113學年度偏鄉午餐團膳訪視活動於12日熱烈展開,由東新國小沈秋宏校長帶隊,偕同弘光科技大學陳俊曄教授、大秀國小陳守義營養師,以及臺中市教育局體育保健科魏媵袊股長等一行人,蒞臨后里國中進行中央廚房實地訪視與座談,深入瞭解供餐體系運作,為偏鄉校園餐食安全與營養把關。
首先,由后里國中賴勝豐校長進行簡報,詳細介紹學校中央廚房的歷史沿革、供餐規模、運作流程與午餐教育推動現況。賴校長指出,偏鄉小校因學生與教職員人數有限,造成團膳廠商投標意願低落,進而影響整體供餐品質。為解決這項長期困境,后里國中積極承擔起中央廚房角色,統籌供應鄰近小校的午餐餐食,致力實現資源共享,實現規模經濟的新模式。「中央廚房的建立不僅是營運策略,更是一份責任與使命。」賴勝豐強調,未來學校將擴大供餐規模,整合更多鄰近學校需求,並將申請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認證,進一步提升衛生管理標準,為學童食安嚴格把關。
簡報後,訪視委員一行人旋即換裝,在廠商工作人員引導下進入廚房核心區域,展開實地訪查。委員們逐一檢視食材處理流程、各項設施整備情況、區域及動線規劃與清潔維護狀況,並向現場工作人員仔細詢問操作細節與應變機制。從原料驗收、儲存、烹調到餐盒分裝,每一道程序都不馬虎,處處展現專業水準。
隨後進行書面資料審查,訪視委員對照檢核表項目逐條檢閱,深入探討食材來源、營養標示、員工訓練與衛生自主管理紀錄…等細節。過程中林宜萱營養師與汪欣惠午餐秘書積極協助,提供各項數據與紀錄資料供委員參考,展現學校食安管理的透明與專業。
在綜合座談中,委員們提出多項建言與肯定。弘光科大陳教授特別點出,廚具清洗設備的清潔維護應落實「要洗別人,先洗好自己」的理念,避免交叉污染發生。他呼籲中央廚房應有標準化清洗流程,定期檢修設備,確保每一口餐食的安全。
大秀國小陳營養師則分享實務經驗,強調透過精緻化菜單設計與多樣化烹調手法,不僅能讓孩子吃得營養又開心,更能有效減少廚餘,實踐永續飲食教育。
魏股長也重申政策方向,她指出鼓勵使用「三章一Q」農產品與食材農藥零檢出是現今食安的基本門檻,唯有學校和廠商堅守原則,才能讓家長安心、讓孩子吃得健康。
帶隊的東新國小沈校長最後總結表示,午餐不僅是學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更承載著教育公平與健康成長的責任。他強調:「企業應秉持良心經營,教育部提供的補助經費,理應用在刀口上,真正投入於餐食品質與學生福祉的提升。」
此次訪視活動,不僅肯定了后里國中中央廚房的努力與成果,也為偏鄉學校午餐制度建構樹立典範。未來,在教育部政策支持與各界攜手合作下,期盼能讓每一位學生無論身處城鄉,都能吃上一口營養、安心和健康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