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小農夫:最終曲」—食農教育紀錄
南瓜豐收:從種植到餐桌的轉變
在孩子們的悉心照料下,南瓜一顆顆變得越來越飽滿,看起來鮮甜美味又可口。終於,大家滿懷期待地迎來了南瓜採收的時刻!我們將孩子分成四人一組,開始分工摘取南瓜。一開始,孩子們用剪刀剪蒂頭,發現蒂頭太硬,根本剪不動,於是有的小組改用扭轉的方式來摘取南瓜。在摘取過程中,大家都爭著想當第一個摘下南瓜的人,導致南瓜的莖受傷了。後來,我們決定透過猜拳輪流摘取,成功解決了這場小紛爭。這一天,我們總共採收了八顆飽滿的南瓜,真是一次大豐收!孩子們開始討論南瓜可以做成哪些美味料理。他們提出了各種想法,需要油炸、冰鎮或烹煮時間過長的選項我們都不考慮,最後由南瓜Pizza高票當選。這個想法來自於我們之前在大木塊休閒農場戶外教學時做Pizza的經驗,孩子們回顧了當時使用的材料,並討論選擇了各種配料。烹飪當日,我們請廚房阿姨幫忙蒸熟南瓜,然後帶著食材前往烹飪教室,將麵粉、酵母粉與水混合後,大家一起調整,找到了麵糰適當的濕度。接著,孩子們擀開麵糰,休息後的麵糰變得更加有彈性,擀成圓形的披薩底後,再鋪上番茄醬、南瓜泥、起司,撒上青椒和鳳梨等配料。當披薩進入烤箱後,香氣四溢,終於熱騰騰的南瓜Pizza出爐了!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將披薩分享給其他老師,遞送披薩,大獲老師們好評回饋。從種植、照顧、收成,到親手製作料理,這次的南瓜計畫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食物來之不易」,也讓大家在過程中培養了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是一場農耕體驗,更是一段充滿成就感與珍貴回憶的學習旅程!
南瓜菜圃的未來:我們要畢業了,南瓜菜圃怎麼辦?
隨著畢業的日子一天天接近,我們開始引導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離開後,誰來照顧這片南瓜菜圃呢?」以昕立刻提議:「就交給園長爸爸!」鉑叡則說:「給弟弟妹妹照顧!」而亦庭則有些不同的想法,他開玩笑地說:「直接剷平算了!」其實,孩子們照顧南瓜菜圃已經有一年多了,這段時間雖然有辛勞,但同時也收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快樂。這次,我們請孩子們思考,如果要把菜圃交給弟弟妹妹,應該是直接送出嗎?如果很多人都想要這塊菜圃,那該怎麼辦?在討論中,大家注意到了扮演區中的廣告單,於是以昕立刻說:「廣告單上會寫賣什麼東西,還會有電話和地址。」銛馨靈機一動地說:「那我們可以把菜圃的資訊寫在廣告單上,然後貼在學校各個地方,讓大家知道!」這個點子立刻引起了孩子們的興奮討論。接著,我們從報紙上找到了一些土地買賣的廣告,發現上面有「售」和「頂讓」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了解到「售」是指單純賣土地,而「頂讓」則是將南瓜菜圃和南瓜一併轉交給新主人。最終,大家經過投票決定,選擇「頂讓」的方式作為交換。接下來,我們集思廣益,整理出菜圃的優點:它有良好的採光,持續開花並結實的果實,並且位置靠近溜滑梯,澆完水後可以馬上去玩。全班票選出字跡最美的銛馨負責書寫廣告單,老師則協助複印,準備好隔天讓孩子們去張貼並宣傳這個特別的「買賣」。今天,我們還抽空整理了菜圃,大家都興奮地期待著找到合適的「買家」!
頂讓菜圃:誰來接手我們的心血?
隨著畢業的日子一天天接近,我們開始引導孩子們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離開後,誰來照顧這片南瓜菜圃呢?」以昕立刻提議:「就交給園長爸爸!」鉑叡則說:「給弟弟妹妹照顧!」而亦庭則開玩笑地說:「直接剷平算了!」事實上,孩子們照顧南瓜菜圃已經超過一年,這段時間裡,他們雖然付出了不少辛勞,但也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滿滿的快樂。這次,我們請孩子們思考,如果將菜圃交給弟弟妹妹,應該是直接送出還是進行交換?如果有很多人都想要這塊菜圃,該怎麼辦?討論中,大家注意到了扮演區中的廣告單,於是以昕立刻說:「廣告單上會寫賣什麼東西,還會有電話和地址。」銛馨靈機一動地說:「那我們可以把菜圃的資訊寫在廣告單上,然後貼在學校各個地方,讓大家知道!」這個點子立刻引發了孩子們的興奮討論。接著,我們從報紙上找到了幾篇土地買賣的廣告,發現上面有「售」和「頂讓」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經過討論,孩子們了解了「售」是指單純賣土地,而「頂讓」則是將南瓜菜圃與南瓜一併轉交給新主人。最終,大家經過投票,決定選擇「頂讓」的方式作為交換。接下來,我們集思廣益,整理出菜圃的優點:它有良好的採光,持續開花並結實的果實,且位置靠近溜滑梯,澆完水後可以馬上去玩。全班票選出字跡最美的銛馨負責書寫廣告單,老師則協助複印,準備好隔天讓孩子們去張貼並宣傳這個特別的「買賣」。我們還抽空整理了菜圃,大家都興奮地期待著找到合適的「買家」!我們帶著寫好的廣告單,興奮地走到各班級去宣傳,讓大家知道南瓜菜圃即將進行頂讓的消息!出乎意料的是,回應熱烈非凡,幾個班級紛紛表達了興趣,甚至還有老師詢問該如何「購買」。面對這麼多班級的競爭,我們再次開啟討論,該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新主人。以昕提議:「我們可以抽籤決定!」鉑叡則提出了另一種見解:「看哪一班先要,就給他們。」光引認為:「應該看哪個班級最有準備,再用投票決定。」這些建議聽起來都非常有道理,大家都認為每一個提議都有它的優點。我們決定先讓各班老師考慮幾天,讓這個選擇過程更加謹慎。我們將廣告單貼在學校走廊的各個地方,孩子們滿懷期待,希望南瓜菜圃能夠延續下去,繼續結出更多的果實,帶來更多的豐收。就在這時,粲哲突然問:「我們貼這些頂讓的海報,真的有用嗎?」這個問題讓我們開始反思,若真的找到班級願意接手,那該如何讓轉讓過程變得更加正式呢?我們決定訪問園長,給我們建議,後來決定用簽訂契約書的方式,讓這次頂讓過程更具儀式感。這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負責和承諾,也能讓這段經歷更加有意義。這樣一來,菜圃的「新主人」將會明白自己的責任。
南瓜豐收傳承:用舞蹈與儀式祝福新主人
經過一番精心的籌劃,南瓜菜圃終於找到了新主人,是由關新蓓老師與詹雯詠老師帶領的樹蛙班,他們決定接手我們的菜圃。四位老師開始籌劃這場特別的交接儀式。為了讓這次轉讓儀式更具意義,我們決定舉辦一個盛大的慶祝儀式,讓孩子們參與其中,親自見證這一刻。老師帶領著孩子們,將兒謠《嘿吼嘿吼》改編歌詞成《南瓜豐收》,並結合原住民豐收舞的元素,和樹蛙班一起跳豐收舞,象徵我們的辛勤耕耘終於結出果實,也希望把這份豐收的祝福傳遞給樹蛙班的弟弟妹妹們。另外,我們還特別加入了畢業典禮中「加冠戴花環」的象徵意義,由孩子為樹蛙班的弟弟妹妹戴上花環,以昕熱情地說:「花環代表畢業!」而宸赫則補充說:「這是一種祝福的意思!」這不僅是對樹蛙班未來南瓜菜圃豐收的期許,更代表著我們的努力將繼續延續下去。接下來,大家在轉讓契約上蓋上手印,畫押確認。當契約簽訂完成後,這場儀式也正式圓滿結束。菜圃轉讓完成後,我們終於可以把走廊上的廣告單撕下來了,軒甫好奇地問:「為什麼要撕掉?」鉑叡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們的菜圃,已經賣給樹蛙班了呀!」這次,我們帶著「賀!成交!」字樣的廣告板,四處宣傳,為這段特別的經歷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也象徵著南瓜菜圃有的新的開始。
游芷欣老師說:「孩子們從一開始的育苗、開墾土地、種植到持續栽種,歷程中遇到許多挑戰,透過不斷嘗試找到適當的方法,並最終獲得豐收成果,這段經驗相當寶貴。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每一步都充滿了不易!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實踐,不斷反覆操作,才能逐步摸索出正確的方式,並將這些經驗延伸為成功的種植過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當農夫的辛苦,並學會了如何在遇到問題時,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感謝家長的支持與幫助,他們的陪伴讓這次南瓜種植活動得以順利完成,並取得豐收。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孩子們在不斷的調整與實踐中,增添了新知識的架構。這不僅是山羌班的成功經驗,也可以成為未來其他班級或弟弟妹妹的寶貴參考。」蕭心慈老師說:「在這一年的食農教育課程中,深刻體會到,食農教育不僅只是種植作物,它更是一場與自然對話、與夥伴合作、與土地深刻連結的學習旅程。儘管自己對種植充滿興趣,但深入探討南瓜的栽培,對我們而言卻是第一次,尤其又是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個過程,整體看似順利,卻也經歷不少挫敗。這一年來的學習經歷,讓我們收穫滿滿,並深刻體會到農夫所承受的辛勞與不易。回想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們在種植方面的能力提升不少,特別是在解決問題與不怕失敗方面,也感謝班上家長熱情的支持,積極的參與我們的種植教學活動,提供孩子們的幫助。真正的學習發生在親身參與的實踐中,不論是師生,還是家長,都共同擁有南瓜種植過程中所獲得的「帶得走的能力」,是一種持續終生受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