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小麥田 豐收曬麥趣
春天是最適合耕種的季節,也是季節作物轉變的時刻。像是雜糧的馬鈴薯、玉米等,其中還有一項也是臺中市大雅區的特色—小麥,每年也是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參觀。而南屯幼兒園在去年11月中旬的時候,由小班群孩子開闢了一片田地,並且灑下小麥種植,如今已經成熟麥穗金黃飽滿,是最佳的採收時刻。因此今天(26日)所有小班群要來採收,體驗這120天的努力成果。
首先一開始,各班先瞭解採收的方式。因為我們採取的事散種,所以沒辦法用機器或者鐮刀收割,所以改採最適合孩子的方式,用剪刀單枝採收的方式,來增加採收率與提高安全性。所以大家聽完說明之後,也知道採收的方式後,小班群開始以輪流採收的方式,由外向內慢慢採收小麥。
也由於小麥是孩子們用心照顧的,因此大家都很遵照採收要領,怕不小心浪費了小麥或採到。孩子們先將葉叢先撥開,然後循著莖找到比較底部的位置,一手扶著小麥、一手用剪刀剪下,以這樣的方式一支支採收小麥。而剪下來的小麥也將頭尾整齊放好,並且在一把把放在籃子裡預備。不一會兒,大家將自己種的小麥也完全採收完畢,一堆小麥也放滿了籃子。
而剛採收的小麥要先曬過太陽去除多餘水分,才會紮實好保存。所以大家再將收成好的小麥,先做簡單的整理,去除掉多餘的葉子,並對齊切點整理成一束。大家先用橡皮筋將莖的中段捆好,然後再爬上梯子,將整束小麥掛在竹竿上,最後再用另一個橡皮筋再固定好莖的末段,完成小麥倒掛曝曬的工作。
接連一口氣完成了小麥採收與曝曬的工作,大家都非常開心與滿意,也感受到從種植到豐收這一段過程是多麼的不易與珍貴。水獺班幼生李子悅說:「我檢很多支小麥,這樣才可以綁成一捆。」啄木鳥班幼生梁軒愷說:「小麥長很多,我用剪刀很小心剪下來。」樹蛙班幼生潘星霏說:「我爬上樓梯曬小麥都不害怕,曬一曬小麥才會乾、更好吃。」
啄木鳥班蘇怡嘉老師說:「年前種下的小麥,如今已到了收割的季節了,進行收割活動之前,我們與孩子討論我們在小麥身上發現的事情耿睿說:小麥的種子很硬,但是我們有先幫它泡水兩天,結果它就變得軟軟的…,有泡水再種會比較快長小麥的苗;煌珩:小麥剛長出來的時候是綠色的,很像草一樣,但是我們有照顧它和幫它施肥,結果就變高而且變成黃色了;恩誼說:長大的小麥有細細的頭髮,而且上面還有一顆顆的小麥,排得很整齊…。今天孩子們採收了小麥,園長爸爸還教我們要將它晒乾,讓太陽把小麥的水份吸收之後,期待把小麥磨成粉的那一天,這樣我們就能用親手種植的小麥,變成美味的麵包。」
樹蛙班魏惠偵老師說:「種植小麥的過程,對我們的孩子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生活體驗。在這段時間裡,孩子們透過播種、澆水,細心觀察著小麥的成長變化。雖然前些日子讓幼兒到麥田旁邊野餐及靜下心來聆聽麥穗被風吹過的聲音,還能輕聲跟小麥說說話呢?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耐心,也讓他們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與感恩。」水獺班江姿賢老師說:「今日帶著班上的寶貝們一起採收小麥,從前幾天起寶貝們就相當期待要採收小麥,過程中孩子們親手將小麥剪下,並一起將小麥倒掛晾曬,在這個過程中寶貝們都體會到了採收小麥的成就感,之後我們還要學習如何將小麥磨成麵粉製作麵包,一起種植小麥的過程成了寶貝們最寶貴的經驗。」
保育組長蕭心慈說:「今天和小班一起收割小麥,看到有些小麥長得飽滿,有些則比較小,孩子們臉上滿滿開心的笑容,讓人感到溫暖。大家一起小心地把小麥割下來,拔除多餘的葉子,再將它們綑成一束束。收割後的工作也很有趣,我們把小麥倒放在陽光下,微風輕輕吹過,讓小麥自然晾乾,相信小班的孩子們一定充滿了成就感!」教務組長蕭文嘉說:「這是我第一次種植小麥,看到小麥穗豐碩結滿時,不僅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當風吹過小麥田時,還會發出自然的“沙沙”聲,聽著聽著心情也不由得放鬆了許多。將採收下來的小麥穗掛起來曬乾的模樣,也非常文藝而自然。對於小班年齡的孩子們來說,收割小麥非常簡單,他們很快就能收集到一束麥穗,捧在手中!只能說,這次小麥的採收真的是一次大成功。」
陳議濃園長說:「這次小麥的種植也是第一次嘗試,小班群的師生從一開始整地、播種、澆水、照顧、施肥,到今天的採收與曝曬,完完整整體驗了小麥收成的歷程。而這樣也僅是課程到一半而已,之後小班群還會利用這些小麥再進行更多有趣的活動,也非常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