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與色彩交織:印尼蠟染文化在校園綻放
報導日期:2025-02-10
報導單位:潭子區 新興國小 蔡佳臻
點閱數:378
新興從107年起每年皆申請新住民樂學活動,每學期越南語及印尼語皆會舉辦許多體驗活動,為學生迎來了特別的學習機會,能夠深入了解越南與印尼的傳統藝術,這次要體驗的是——印尼蠟染(Batik),在當地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並且被視為印尼文化的象徵之一。
蠟染這項技藝最初起源於印尼,它的製作過程包含用蠟在布料上畫出圖案,再利用染料為布料上色,最終形成獨特的圖案與色彩。印尼的蠟染藝術在全球享有盛名,並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透過印尼語課向同學們介紹蠟染的歷史背景及製作過程,老師首先講解了蠟染的起源,並展示了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如植物、動物和幾何圖形,這些圖案通常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涵。隨後,老師提供了許多印尼特色圖騰讓學生們挑選,並將蜂蠟加熱,為大家演示蠟染的製作,看似簡單的動作,除了考驗學生們的耐心外,對反應力也是一大挑戰!
除了要根據自己的草稿用熱滾滾的蜂蠟描繪,手上的滴蠟筆有不同的口徑,根據口徑小朋友要及時調整自己的速度,避免讓蠟超出自己描繪的範圍,在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關於蠟染的文化背景,還能實際學習一些與蠟染有關的印尼語詞彙。這種語言與藝術的結合,不僅提升了學生們對印尼語的興趣,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印尼的多元文化。
這次的印尼語與蠟染文化融合活動,不僅增進了同學們的語言能力,也讓大家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多樣性與美麗。相信在未來,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會繼續在學校中蓬勃發展,讓更多學生能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