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肉部位台語按怎講
報導日期:2024-10-15
報導單位:后里區 后里國中 學務處
點閱數:275
10月14日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CAS)講師陳慶僖先生蒞臨校園,為學生帶來一場別具特色的演講。他不僅介紹了台灣農產品的優勢,還帶來一個特別的教具「台灣豬的台灣話」,讓學生在有趣的語言體驗中學習豬肉部位的知識。
這款教具以豬肉各部位為主題,透過閩南語的介紹,讓學生認識不同部位的名稱與其料理方式,並在學習台灣語言文化的同時,理解過去物質匱乏時,如何將豬的每一部分運用得淋漓盡致。豬肉各部位的名稱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背景,而大多數學生對於這些並不熟悉,透過教具的趣味呈現,讓課堂氣氛輕鬆活潑,教育意義深刻。
這場活動不僅僅是語言與食材的學習,還結合了由汪欣惠老師和營養師林宜萱策劃的「SDGs書展」,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覽現場設置了學習單書寫活動,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與社會責任。這場書展預計展出至10月底,學校也邀請各班級利用閱讀課程或課餘時間參觀,促進跨領域學習,讓學生更加了解台灣農業與永續發展的密切關聯。
這次活動融合了語言、文化、知識與環保,不僅為校園注入了新鮮的學習模式,也在趣味中讓學生擴展見識,進一步體會台灣文化與農業的深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