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好動」還是「過動」?
報導日期:2024-03-27
報導單位:西區 忠孝國小 輔導室
點閱數:338
是「好動」還是「過動」?
「一個孩子,他有ADHD」vs.「一個ADHD的孩子」,兩者一樣嗎?
是「問題行為」,不是「問題學生」?
今天週三下午的特教知能教師研習,忠孝國小特別邀請心動家族協會、親子天下嚴選作者,擁有超過十年以上臨床心理師資歷,同時也是《心風景心理治療所》所長的周彥君臨床心理師蒞校演講。
周彥君臨床心理師今天難得回娘家〜原來講師同時也是忠孝國小82年畢業的校友,以自己成長經驗、教養經驗、以及實際接觸過的案例和臨床經驗,進行分享主題「ADHD的正向教養班級經營之道」,讓全體老師們聽得專注又能引起共鳴,收穫滿滿。
ADHD介入的黃金三角: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環境策略整合。過程中,講師邀請在座一位老師充當「學生」,演練挫折的話語及賦能的話語,體現在教學現場要如何說「正面」、「正向」的話語,讓ADHD的孩子「聽得進去、聽得溫暖」,不至於產生更大的情緒或衝突等。講師也同理雖然這在教學現場是不容易的,但經過不斷的反覆、重複,親師積極反應,以正向教養的核心精神,在糾正錯誤前,先創造情感連結,情感連結創造歸屬感,了解要處理的是「問題行為」,而非「問題學生」,專注解決問題,一次又一次,終究能順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