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光語資生 踏查古蹟增知能
報導日期:2024-01-23
報導單位:太平區 新光國中 張易書
點閱數:432
新光語資生 踏查古蹟增知能
新光資優教育出發囉!
三川門?什麼是三川門?
吊筒?掉下來的桶子?
這是什麼東西呢?
新光國中的語文資優課程,利用寒輔的下午,來場文昌廟的建築洗禮,在出門踏之前,先把北屯文昌廟超過百年的歷史,先跟這群孩子說一遍,為了不讓出門走踏變成走馬看花,特地用簡報的照片,把文昌廟中的拜石、御路、交趾陶、門枕石、石鼓(鼓石)…..介紹一遍,讓這群資優教育課程的孩子,能夠對傳統建築有所認識。
在教室內的課程中,也把今日將會看到的對聯、吉祥雕窗、雕刻品的諧音吉祥畫,介紹解析一番,語資的孩子有發現這些圖案與考試時,經常會出現的傳統應用文題辭有所關聯,不過平面的東西,看完容易忘,於是,就選在霸王級寒流陪伴的寒輔下午,走!實際出門走一趟!
在文昌廟的前埕中,說明建築物的基本兩進三合院的架構,並且把剛剛在教室內介紹的圖片,編碼讓學生去按「文字說明找圖」,把文昌廟的範圍變成「尋寶圖」(獎品是:找完才可以回溫暖的教室),這些孩子在指令下達後,開始瘋狂的找,獅子門簪在哪裡?門枕石是這個嗎?哪一隻倒吊獅背上卑的是琴與棋盤?貓道,貓道在哪裡?面對語資生的詢問,我只有露出神秘的微笑:剛剛說過了,自己去找一找!
除了「按字找圖」的活動之外,另外設計了請孩子描摹繪製今日最喜歡的文昌廟物件,並且稍微的介紹這個物件的特色。這兩個活動基本上都不難,辦事都需要一些時間,優點是上完課之後,這些孩子在與家人去廟宇時,應該就會知道「馬上封猴」、「太平有象」、「四蝴平安」這些吉祥話的諧音象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