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見的美味、吃得到的香味
報導日期:2024-01-03
報導單位:西區 忠信國小 學務處 莊巧筠
點閱數:380
忠信國小本學期的國際文化飲食教育週,營養師為大家帶來「香味」的體驗!在一週五天的異國料理中運用各式香料,讓孩子味覺體驗各國特色飲食,並搭配「雙語小主播」及「美食學習單」讓大家認識各國飲食文化。
這次我們以「香料」為主題,學校午餐廚房於活動期間運用五種香料製作異國美食:法國迷迭香雞腿、新疆孜然烤油腐、羅勒青醬義大利麵、泰式香茅魚片及原住民馬告滷肉,同時於校園實體展示新鮮香草植物及香料,讓學生進行感官體驗與尋找,增加對香草植物的視覺印象及嗅覺連結,並提升對於午餐菜色的期待。除此之外,也舉辦「感恩零剩食」比賽,搭配學校的歲末感恩活動,鼓勵學生知福惜食,將每日午餐餐點吃光光!。
對於香料的味道,孩子們普遍熟悉是跟九層塔類似香味的羅勒;而在聞過香茅之後,大家腦海中紛紛浮現防蚊液的氣味;至於孜然的香味,喜好的差異度很大,不過還是有學生能直接想像到新疆烤羊肉的香氣;最難猜到的香料是馬告,熟悉的檸檬味讓孩子們好奇不已,經提示是在山區遊玩常見的特色食物—馬告香腸所使用的香料之後,學生莫不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個味!香料入菜之後,每道菜都有其愛好者,其中法式迷迭香炸雞腿的支持者最多,但原住民馬告滷肉的支持人數也不容小覷。
有人說,飲食體驗是認識各國文化最快的捷徑,這次除了味覺享用異國美食,也運用多種香料,增加嗅覺刺激與視覺印象,加深孩子對於各國飲食的認識,並從而了解該國的文化與歷史背景;藉由課本外的教學活動,讓忠信國小的孩子們有了更多元且深刻的感官體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