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市校園「藝術家到校」計畫 成果展11月在文資產園區登場
報導日期:2025-10-30
報導單位: 教育局
點閱數:45
美感教育從小開始扎根,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致力推動美感教育,推動「藝術家到校」計畫,邀請各領域專業藝術家進入校園,與教師共同設計課程,三年來,已有30所學校參與計畫,內容涵蓋傳統戲曲、漆藝、舞蹈、銅雕、掌中戲、玻璃金工、手作創作、二十四節令鼓、柿染、繪畫與陶藝等多元領域,壓軸成果展將於11月27日至12月21日在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盛大登場。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藝術家到校」每一堂課都是一次藝術的驚喜,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孩子不僅學習藝術技巧,更在過程中培養觀察力與美感品味,為校園注入活潑而深厚的藝術能量。
教育局指出,今年共有10所學校參與「藝術家到校」,其中北屯區逢甲國小以「咕咕咕,藝起玩自然!」為主題,邀請藝術家顏桂英老師入校,帶領親師生運用落葉、樹枝、麻繩等自然素材創作,將熟悉的校園角落妝點成「美感森林學園」。當孩子看見校園變身為充滿藝術氛圍的森林花園,驚喜與笑聲在校園間綻放,美感教育也在孩子心中悄悄生根(影片https://youtu.be/SIVqdxhEVbc?si=vucdi9MOMO7L2ixg)。
逢甲國小校長游玉芬表示,學校師生非常珍惜參與計畫的機會,以往學校較少有藝術家進駐,如今透過藝術家、教師與學生間的合作,讓學校成為美感浸潤的學習場域,也讓社區看見校園的藝術活力。
教育局表示,「藝術家到校」計畫自114年9月至12月實施,內容包含學生課程、教師研習及藝術家成果展演,讓藝術不僅存在於課堂,也延伸為生活態度,成果展將於11月27日至12月21日在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盛大登場,展出各校藝術家與學生的精采作品,邀請市民朋友一同見證臺中校園的美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