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辦學的校長獲得有心家長熱情支援
2018-11-21 新社區 東興國小 褚迪昇 報導, 已有 1187 次點閱
種植環境大躍進

- /upload/schoolNews/44/b7/p0-1542810257.jpg
- /upload/schoolNews/44/b7/p1-1542810257.jpg
- /upload/schoolNews/44/b7/p2-1542810257.jpg
- /upload/schoolNews/44/b7/p3-1542810257.jpg
- /upload/schoolNews/44/b7/p4-1542810257.jpg
學校目前較大的優勢就是佔地廣大,而推展在地特產:食農教育已行之多年。今年度特別感謝王裕隆會長利用假日來幫學校整建兩座香菇木耳靈芝寮。完全不計成本,使舊有的房舍更加牢靠,除了用材實在且專業技術加持,讓來學校參觀的人耳目一新,直稱讚學校有此專業的培育場所,完全不輸外面實際栽種的場所,實在是學生的福氣。
新社的特產就是香菇,在校長有心融入在地產業讓學生知道家長平常謀生的產業是什麼?或許平常家長農忙,較少有機會向子弟說明栽種方式,觀察生長情形、將來的採收及後續處理,能產生何種經濟效益?在學校能配合課程,讓學生去體驗、天天觀察記錄,自己澆水,不計成本,看將來熟成採收,就會很有成就感。
原來兩個寮子已經快達使用年限且當初是用簡易木頭架設,裏面是用工字鋼,王會長感覺若要永續使用,必須注意通風、採光,因此不惜成本,全面換發黑網、周邊再用鋼索固定,足足花了王會長兩個工作天,才大功告成。學生都直呼:太棒了,比以前好太多了。或許這就是境教的重要。
食農是由教務處主辦,在上個月已進了木耳包(已開包、割包,已有木耳子長出,若天氣沒有太大變化,半個月內就能第一次採收,通常長到手掌大小就能用好像擰耳朵的方式摘下,將會放進廚房的冰箱,將來大家的營養午餐有福了,隨時可以加菜,天然有機的黑木耳產自自己照顧而來,想必吃起來特別有味道)香菇及靈芝還沒開包及割包,等菌絲走得差不多了,就能割包準備採收了。
新社的特產就是香菇,在校長有心融入在地產業讓學生知道家長平常謀生的產業是什麼?或許平常家長農忙,較少有機會向子弟說明栽種方式,觀察生長情形、將來的採收及後續處理,能產生何種經濟效益?在學校能配合課程,讓學生去體驗、天天觀察記錄,自己澆水,不計成本,看將來熟成採收,就會很有成就感。
原來兩個寮子已經快達使用年限且當初是用簡易木頭架設,裏面是用工字鋼,王會長感覺若要永續使用,必須注意通風、採光,因此不惜成本,全面換發黑網、周邊再用鋼索固定,足足花了王會長兩個工作天,才大功告成。學生都直呼:太棒了,比以前好太多了。或許這就是境教的重要。
食農是由教務處主辦,在上個月已進了木耳包(已開包、割包,已有木耳子長出,若天氣沒有太大變化,半個月內就能第一次採收,通常長到手掌大小就能用好像擰耳朵的方式摘下,將會放進廚房的冰箱,將來大家的營養午餐有福了,隨時可以加菜,天然有機的黑木耳產自自己照顧而來,想必吃起來特別有味道)香菇及靈芝還沒開包及割包,等菌絲走得差不多了,就能割包準備採收了。
我喜歡這篇報導
已有2個人喜歡這篇報導
東興國小 最近報導
- 東興志工歡喜奉獻 分享拿手菜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1-21報導
- 愛的推手-東興國小家長會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1-20報導
- 家長會成為學校最有力的後盾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1-19報導
- 新年到,喜訊到,東興孩子閃亮亮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1-10報導
- 梅香四溢,東興飄雪 任允松 於 2021-01-05報導
- 音樂教育花路米 羅忠良 於 2020-12-29報導
- 「郵」愛列車 暖心送愛到東興 新聞聯絡人 於 2020-12-22報導
- 溫暖的幸福滋味 楊紫娟 於 2020-12-21報導
- 關懷別人受益自己 褚迪昇 於 2020-12-11報導
- 東興「料理小達人獎」 一級棒! 楊紫娟 於 2020-12-08報導
- 攀樹趣!東興師生一起「童」樂 林谷穎 於 2020-12-03報導
- 落實自衛消防編組、確保校園安全 褚迪昇 於 2020-12-02報導
- 走讀「大遷徙歷史遺跡」愛戀「校際交流」 羅忠良 於 2020-12-02報導
- 自我成長(生命教育)系列之四:勇敢與信心 褚迪昇 於 2020-11-27報導
- 師生捲起袖子一起享受幸福的滋味 任允松 於 2020-11-27報導
- 閱讀讓我們的心更靠近 黃郁雯 於 2020-11-27報導
- 君子之爭 親師生High翻天 新聞聯絡人 於 2020-11-23報導
- 「聽見烏克麗麗在東興」之十 教務處 於 2020-11-20報導
- 「真人版泰山-攀樹師」溫柔為老樹「整型」 羅忠良 於 2020-11-16報導
- 愛自己:大家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褚迪昇 於 2020-11-13報導